金枝毓秀_作者:宫哲c(438)

2018-03-17 宫哲c

  况且在程金枝心里必然对自己十分怨恨,可她今日突然到访,当下的言行举止又像是有种刻意讨好的意味,这让元熹公主一时有些琢磨不透,但心里隐隐知道她一定有事前来。

  于是便收起嘴边的笑容,转而用一种意味深长的语气问出了一句。

  “其实姐姐今天来,除了来看望熹儿之外,应该还有别的事吧?”

  见元熹公主开门见山,程金枝也不由为之庆幸,自己终于不用再”出卖灵魂”去说那些让她自己都感到恶心的的假话。

  她轻舒一口气调转脸色,继而抬起头来,用一种略显严峻且凝重的目光注视着元熹公主。

  “没错,我今天来,其实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想要向公主打探。”

  “很重要的事?”

  元熹公主闻言眉间一跳,好像感到有些意外,于是便挥手屏退了两旁的侍女,凝目正色道:“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要紧事,要劳烦姐姐这位王妃亲自到这长阳宫来?”

  “此事…此事关系到燕王殿下的安危,还请公主能够如实相告。”

  程金枝轻抿嘴角,绷紧脸色迎上元熹公主诧异的目光,刻意凑近她压低了音量。

  “不知公主是否知道,四年前我大周太子前往渡风关,入贵国军营谈和一事?”

  第三百零五章 追根究底

  听到程金枝猝然提及太子当年前往渡风关与南楚一方谈和之事,元熹公主眸光一闪,眼中诧异之色更甚,似乎全然没有料到她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这件事我自然知道,因为当时与你们太子殿下所协商之人,正是我的皇兄。”

  得到元熹公主肯定的答案,程金枝不由在心里暗暗感到了几分庆幸,随即面露疑色道:“公主是指,此次一同随行而来的衡王殿下吗?”

  “没错,当年乃多事之秋,我们大楚适逢天灾,内忧外患,正是需要休憩整顿的时候。所以我皇兄奉我父皇之命带一万铁骑驻守于渡风关,免遭小人偷袭,以防不时之需。”

  元熹公主说到最后半句时,故意用怪异的神采瞟了程金枝一眼,将手负在身后向前走了两步。

  “我还以为那时候免不了一定会有一场战争,但是后来却听说你们的太子殿下突然诚心前来求和,加上我父王本就是心怀天下之人,并不想让两国硝烟四起,既然两方能够化敌为友,各取所得,我皇兄自然也就撤兵还朝了。”

  “你们要是没有得到点好处,又岂会愿意拍屁股走人,什么心怀天下,说的可真好听。”

  程金枝默默地念叨了一句,接着收紧两颊,语带试探道:“对了,我听说…当时太子殿下,好像还给贵国送了一份厚礼?”

  原以为元熹公主还会继续回答,但她是个心思敏锐之人,此事又关系到两国的安危,见程金枝一直在打探此事的来龙去脉,心里不免疑窦丛生,却又不敢泄露太多,于是便故意装得很是疑惑。

  “姐姐突然问起这件陈年旧事,不知是何用意?此事和燕王殿下的安危,到底有什么联系?”

  望着元熹公主质问的眼神,程金枝知道她在怀疑自己目的不纯,心怀不轨,不禁冷冷一笑。

  其实站在程金枝的立场上,她并不想让作为楚人的元熹公主,得知太多关于这件“赈灾官银案”的来龙去脉。

  在她看来,太子当年既然能够在元鹏面前劝服南楚撤兵,这其中有很多细节都尚不清楚,他与楚人之间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也并非全无可能。

  毕竟在没有得到元熹公主关于那批官银肯定答案的情况下,贸然透露太多,稍有不慎,只会给自己这一方带来不必要的隐患。

  “难道公主觉得,我问这些事,是对贵国有什么阴谋企图吗?”程金枝抬起眼帘,眉睫轻动,“我只不过是一个深闺妇人,这家长里短,门楣琐事或许还能插把手,可这天下大事,家国荣光,有时连千军万马都难以撼动,又岂是我这样一个小女子所能左右的?”

  “姐姐误会了,妹妹并无此意,况且在妹妹眼中,姐姐可并非只是一个普通的深闺妇人,那日在城门口,在大殿之上,姐姐一鸣惊人的风采,大家都是领教过的。”

  元熹公主的眼角堆起笑纹,可眼中却浮动着一层意味深长的阴沉之意,只不过还未等到程金枝接这句话,她就已经调转脸色继续道:“只是我方才听到姐姐说起燕王殿下的安危,心里不免感到担忧,所以想快些得知原因,也好和姐姐一同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