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毓秀_作者:宫哲c(635)

2018-03-17 宫哲c

  “不过你放心,我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就杀掉身边追随我的人,当然,我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企图背叛的人。我只是想提醒你,千万不要走错一步,也别给我耍什么花招,否则,可不仅仅只是一死了之这么简单。”

  面对元鹏这番故作凶狠的恐吓和威胁,玉壶假意认真地微微颔首,却也知道,他之所以会拔剑相向,只是为了试探自己,而并非真的想要动手。

  但是出于给自己的主子一点面子,她还是没有直接戳穿,而是继续面色肃然道:“殿下的教诲,玉壶一定铭记于心。只不过,无论殿下此刻心中究竟怎么想,玉壶只想告诉殿下,我和殿下从来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如果太子倒台,于我们而言只有百害而无一利。殿下有时间在这里怀疑一个无关紧要之人,倒不如想一想,该如何应付这场谣言。

  “这一点,不用你来教我。”

  元鹏收起佩剑,侧过头去有些不自然地闷哼了一声,继而将目光投向了涟漪起伏的湖面。

  而隐藏在暗处操纵这场谣言的人,就好像浮动在这平静湖水之下的暗流,如果没有一场山雨欲来的强风助阵,根本无法让它浮出水面。

  而且他深知,按照如今城中难以控制的声势,这场谣言迟早会传到周帝的耳朵里。

  自己必须赶在周帝惊悉此事之前,找出那个躲在暗处兴风作浪的敌人。

  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立难安

  正和宫内,赵皇后浑身僵硬地坐在铺着玉簟的扶椅上,一双芊芊玉手紧紧地交缠在一起,因为太过用力,连指关节处的青筋都清晰可见。

  她将目光拧成一道厉芒,惊恐不安地停驻在某处,容色很是凝重。

  细看之下,就连整个人都在轻轻地颤抖着。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使是高墙林立,戒备森严的皇宫禁地,也抵挡不住来势汹汹,无孔不入的谣言之风。

  这场关于太子身世的谣言,在他人看来或许只是一个令人乍舌的宫中秘闻,可于赵皇后而言,却无异于是一道犹如晴天霹雳般的噩耗。

  原以为这个尘封多年,她竭力守护的秘密,永远都不会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却不曾料到在一个她毫无预料的时机里,就这样措手不及地暴露在了众目睽睽之下。

  按照如今太子仍旧留在骊山,尚未重获周帝信任的形势,眼下又突然遭遇这场咄咄逼人的谣言风波,不仅是雪上加霜的负累,更会演变成一场性命垂危的灾难。

  因为赵皇后很清楚,这根本就不是空穴来风的谣言,而是铁一般的事实。

  “陛下那里可有什么动静?”

  见早晨派出去的宦官常乐已经回来复命,赵皇后脸色骤然一收,立刻从扶椅上站起了身子。

  “回娘娘,奴才派人去瞧过好几回了,陛下今天下了早朝之后,就照常在御书房批阅奏折,这会儿正是晌午,应该已经歇下了,除此之外,还真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常乐字句认真地回答着,略显狡黠的眉宇间却若有似无地浮动着一抹沉重的神采,显然也和自己的主子一样,在为此事而感到忧虑。

  “这越是没有动静,本宫就越是觉得心神不宁。”

  听完常乐这番话,赵皇后却没有感到身心有片刻的松弛,相反脸上不安之色更甚,在身旁侍女的搀扶下捂着胸口,重新在扶椅上坐了下来。

  “本宫和陛下多年的夫妻,可是这么多年来,他又何曾真正全心全意地相信过一个人?现在年纪大了,更是谁都不信了。”

  她说着低垂眼眸叹了口气,目光凝滞间,殷红的唇角却逐渐上扬,勾起了一个自嘲的弧度。

  赵皇后之所以有如此深重的顾虑,并非只是杞人忧天。

  这场谣言在京城闹得这样轰轰烈烈,街知巷闻,连宫内都已经风声入耳。

  虽说此事事关皇家荣辱和一个帝王的颜面和千古名声,属于一个不可随意踩踏的禁区。

  很多大臣为了不淌这趟浑水而选择在周帝面前避而不谈,故作不知是无可厚非之事。

  可周帝在外头的眼线密布,就算文武百官不敢随意提及,他也不可能对此毫不知情。

  这时候,越是风平浪静,无声无息,就越是让赵皇后胆战心惊,唯恐这是山雨欲来的前奏。

  见赵皇后脸色愈发难看,常乐有些无奈地抿了抿嘴,只能佯装轻松地好言相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