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毓秀_作者:宫哲c(641)

2018-03-17 宫哲c

  反之,就算周帝最后真的下定决心废除太子,可一旦储位动摇,必然会使得朝局动荡,国本受挫,对整个大周江山而言都是一个祸端。

  且这样一来,那些早就对大周虎视眈眈的各路权力都会闻风而动,意图趁虚而入。

  而这其中最该防范的,就是表面上和善友好,百依百顺,实则早就野心勃勃的南楚。

  这也是为何,周帝却还是没有力排众议,不去理会赵信之所求,坚决废除太子的原因。

  如果真如岑风所言,是那批楚人在背后谋划了这一切,正说明他们已经开始不安现状,蠢蠢欲动。

  这场流言之风恐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往后可能还有近一步行动。

  倘若不能及时控制谣言,压制住这股暗流,在趁其尚未演变成滔天巨浪时斩断后路,对大周而言必然会是个巨大的威胁。

  因此,此时的周帝不再像之前那样怀着一腔怒火,执着于于去寻找和严惩造谣者。

  他很快就意识到,想要让这场谣言最快烟消云散,让众人以信服的办法,就是证明他和太子的血亲关系。

  只有见招拆招,让敌人出师不利,无功而返,他才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去部署下一步。

  “陛下,咱们还是不要往前面走了吧?”

  正当周帝缓步向前,面色肃然地陷入一番沉思之时,耳边却突然响起了贴身宦官伍良的声音。“嗯?怎么了?”

  周帝闻言微微一愣,从纷繁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抬头望了一眼前方宽阔幽长,空无一人的甬道,停下了有些疲惫的脚步。

  凝视片刻,只见他神情感慨地收紧眉宇,眼中蒸腾起一片朦胧的氤氲,掩盖住了即将溢出眼眶的伤感之色。

  继而用一种沧桑的语气道出一句:“这前面,是兰妃的紫宸宫吧?”

  “回陛下,正是。”

  伍良神情有些不自然地应了一声,很是在意地侧目看了一眼周帝脸上此刻的表情,生怕勾起那段痛心疾首的过往,惹得自己的主子再度为之感伤。

  兰妃程氏和尚在幼年的安王高瑜当初在紫宸宫死得那样蹊跷可怖,着实是一道晴天霹雳,让周帝痛彻心扉之余,更是一连数日都夜不能寐,后来甚至还大病了一场。

  加之真凶至今逍遥法外,真相成谜,即使已经过去二十载的光阴,可这件事却依旧是他心

  就像是一根锋利的倒刺,再也无法轻易从心头拔出。

  所有关于兰妃的一切,在这宫中人人也皆是避而不谈,三缄其口

  当然,这其中除了畏惧周帝

  也是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敬畏与恐惧。

  “一转眼,那件事都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朕也老了。”

  周帝容色凝重地深吸了一口气,望着不远处紫宸宫翘立的飞檐,眸色突然变得无比深重。

  “朕也很久没有来这里了,去前面走走吧。”

  “陛下……”

  “走吧。”

  周帝没有去在意伍良满目的为难和担忧,率先迈开步子向前走去。

  第四百五十一章 久违之客

  广陵宫内,随着周帝龙驾到来的声音响起,惊扰了原本各怀心事的三人。

  尤其是正在低头饮茶的慧妃,在听到周帝猝然到来之后,捧着茶盏的手微微一怔,恍惚间,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慧妃个性温和柔善,与世无争,虽然身处在这暗流汹涌的皇宫之中,却从不会像后宫中其他妃嫔那样,为了争宠而不择手段,勾心斗角。

  久而久之,她也逐渐被周帝所淡忘而失宠,更是被皇后等得宠的妃嫔压制欺凌。

  最后,甚至要被迫于自己的亲生儿子骨肉分离,眼睁睁看着他被送入敌国为质。

  但慧妃表面上虽给人一种楚楚可怜的柔弱之态,却并非是个逆来顺受的软弱之人。

  相反,即使受尽冷遇,经历与亲子分别的撕心之痛,骨子里却仍旧坚韧顽强,忍辱负重,从不自暴自弃,更不会轻易向现实屈服。

  而高珩也正是自小受这位母亲的影响,才没能被沉重的苦难所击倒,反而披襟斩棘,越挫越勇,最终得以逆天改命。

  后来,直到高珩成年后大败西晋,屡建功勋,得到周帝赏识晋封王爵,慧妃才跟着晋升妃位,在宫中占得一席之地。

  但说到与周帝的照面,却不是在大小的庆典上,就是皇室成员的各种聚会上,甚至连话都说不上一句,永远都只是默默无闻地立在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