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桂花糕晶莹透剔,芳香四溢,糕体用光洁的白瓷盘盛着,每一块都十分精致可人。程金枝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放入嘴中,只觉软糯清甜,吞咽酥滑,唇齿留香,实在赞不绝口。
“真好吃,我还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桂花糕呢。”
身旁的高珩也应声笑道:“那是自然,我母妃做的桂花糕,就连父皇都赞不绝口。”
“啊,那给你也尝一块。”
程金枝说着便将夹起桂花糕送到了高珩嘴边,见高珩面色有些古怪,她这才想到还有慧妃在侧,忙抿了抿嘴有些不好意思,将手中的桂花糕又折回了自己嘴里。
“见你们两个这么恩爱,我也就放心了,金枝你是个好孩子,珩儿娶了你,我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
慧妃一句玩笑之话却把程金枝说红了脸,她本想着把这盘桂花糕通通下肚,可出于礼貌,也只能故作矜持地放下了筷子。
在外人眼中,程金枝虽然是个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可她平时早就习惯了大大咧咧,口无遮拦,如今站在慧妃面前一言一行都得详加考量,拘谨不已,难免让她觉得不适。
而慧妃似乎也看出了程金枝的小心思,她抬头看了一眼窗外明媚的阳光,再看向程金枝时,脸上已经多了一丝意味深长的表情。
“金枝,我见今日天气晴朗,和风微醺,咱们去外面走走吧。珩儿就别去了,我们两个女人说事,他在旁边会闷的。”
“哦,好啊。”
程金枝不知道慧妃究竟有何用意,只得疑惑地看了高珩一眼,似在求助。
“母妃让你去你就去吧。”
高珩浅浅一笑,向她投去安心的目光,这才让程金枝稍稍放下心,站起身跟着慧妃步出了寝宫。
第四十三章 推心置腹
慧妃余氏曾是已故兰贵妃身边的一名女官,入宫三十余年一直都与世无争,安分守己,纵使后来有幸被封为妃,但由于身份卑微,性格柔善,在后宫之中经常受到赵皇后和其他妃嫔的打压与排挤,以致被周帝日渐冷落,在众人眼中是个不得宠的妃子。
后来直到高珩长大成人,近年来屡建功勋,这才从慧嫔晋了慧妃,在宫中提了些位分。但正因高珩锋芒过盛,隐隐有取而代之的势头,赵皇后担心儿子的储君之位受到威胁,所以更加恨毒了慧妃。
彼时花园内佳木苁葱,花团锦簇,假山崚嶒,廊腰缦回,程金枝走在慧妃旁侧,看着四周的奇花异草,心中正暗暗赞叹,耳边突然传来了慧妃声音。
“金枝,你和珩儿是怎么认识的?”
“啊?”程金枝一愣,忙应声道,“哦,我们…是在我爹的寿宴上认识的。”
对于在寿宴上当着所有宾客之面泼了高珩一脸茶水的事情,程金枝至今想起,还是记忆犹新。而自己曾将他视作“情敌”对他恨之入骨,此刻想来,又只觉可笑不已。
“如此看来,倒是程大人促成了这场婚事。”慧妃莞尔一笑,“这几年珩儿光顾着建功立业,也没见他喜欢过哪个姑娘,我还为此担心了好久,一直催促他成家立室,不曾想他突然向陛下赐婚于你,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还以为是个玩笑话呢。”
慧妃脸上始终保持着亲和的笑容,但字里行间总给人一种不能言明的怪异之感,奈何程金枝又摸不着头绪,只能跟着敷衍道:“确实有些突然,其实我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做。”
说话间,二人已走到一处石桥边,桥下绿水盈盈,慧妃与程金枝拾级而上,在湖心处停下了脚步。
“金枝,我之所以喊你出来,是怕有些话在珩儿面前说,会勾起他不愉快的回忆。”
慧妃向着湖面极目远眺,神情变得有几分凝重,程金枝知道她其实早有话说,便静静地立在旁边洗耳恭听。
“不瞒你说,我出身卑微,身后没有显赫的家世,即使后来有幸成了陛下的妃子,因为上头有皇后和其他品级高的妃嫔压着,在这后宫之中的日子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这日子久了,我也习惯了,只是连累了珩儿和我一起受苦,从小就受尽冷遇,遭人白眼,着实受了不少委屈。”
慧妃轻叹了一口气,眉宇间多了几分内疚之色,沉吟片刻才继续道:“在他十三岁的时候,恰逢我朝与西晋交战,陛下为了平息战局,在赵皇后的谏言下竟将珩儿送到西晋为质。珩儿在西晋无依无靠地呆了三年,几度面临生死困局,直到陛下大赦天下,他才得以受救脱困重回京城。这件事一直都是扎在他心中的一根刺,他从不提,也不愿意听别人提起,但我想你作为她的妻子,是有权利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