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身后是迎风摇曳的军旗,和清一色绵延不断,整装待发的禁卫军。
周帝一身黑金团龙冠服,和赵皇后携皇室宗亲和大臣们站在高台之上迎送,可落入程金枝眼中,却是一副指点江山的高高在上之态。
尤其是赵皇后嘴角那若隐若现的阴险笑容,更是让她脊背生寒,心中畏惧。
那种原本就令她忐忑不安的不祥之感,又悄无声息地漫上了心头。
耳边响着周帝洪亮有力的声音,可程金枝根本无心听他在说什么,而是不自觉地轻扯嘴角,只觉得每个字都是那样冠冕堂皇,最后更是泛起了一丝冷笑。
在周帝心目中,高珩这个儿子的分量,始终不及他宠爱多年的太子。
她立在神情隐忍的慧妃身旁,眼睛却始终紧紧地锁在高珩身上,哪怕只是多看一眼,于她内心而言都是一种慰籍。
回想起昨夜,自己眷恋不舍地依偎在高珩怀中,一想到无论是那沁人心脾的木兰香,还是这原本唾手可得的温存,都将要隔断数月,从此只能遥寄相思。
心中痛惜之余,只希望时间能够过的慢一些,再慢一些。
可是蓦然抬眼间,却已是夜尽天明的破晓时分。
“陛下,时辰已到,将士们该启程了。”
随着司礼官的声音响起,高珩微微一怔,原本清冷深邃的眼神突然变得愈发灼热。
他抬起眼帘深深地凝望着程金枝,动了动嘴唇欲言又止,千言万语,最后都化作了唇边一抹令人安心温暖的笑颜。
而程金枝攥紧拳头立在原地,虽然一再劝自己不要在人前落泪,可眼眶还是泛起了盈盈泪光。
平地风起,鼓声雷动,一声声催促着千军离去的步伐。
在向周帝和慧妃行完礼之后,高珩抬手一扬,身后的军队便齐齐转身,朝着正阳门迈步而去。
“等等!”
眼看着高珩就要飞身上马,一想到今日一别,再见不知何夕,程金枝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喊了一声。
随即不顾一切地提起裙摆,在众目睽睽之下快步冲下高台,毫不犹豫地紧紧抱住了他。
望着怀中如孩子般倔强,不肯放手的程金枝,高珩只觉胸口猝然间传来了一阵剧烈的痛楚。
可为了不让这种别离之情更添伤感,他终是选择收敛情绪,抬手温柔地轻抚着她的秀发,眼中是一片隐而不发的宠溺与忧伤。
他多想,此刻就这样无所顾忌地牵起她的手,纵使即将要面对的是刀山火海,也好过这般残忍地分隔两地。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好好照顾自己,我答应你,一定会很快得胜归来,等我。”
“男子汉大丈夫,做大事者若太过儿女情长,未必是件好事。”
而高台之上,周帝眯起眼睛神色迷离地望着面前这对难分难舍的痴情之人,若有所思地聚拢了眉峰。
“无论发生什么,一定要平安无事地回来!”
程金枝一字一句无比认真地说着,眼角余光似有所指地瞟了一眼不远处的赵皇后,以及站在群臣间的程衍之后,随即凑近他耳边压低声音道。
“还有,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务必要小心那些奸佞小人。”
语毕,在深吸一口气后,她便依依不舍地挣脱开高珩的怀抱,却见元熹公主走上前来语气郑重道:“姐姐放心吧,我会替姐姐照顾好殿下的。”
如今的程金枝早已无心去管面前的女人到底是出于真心实意,还只是自鸣得意的挑衅。
而是将视线落在她的身上,带着感激和托付的眼神沉声道。
“好,拜托了,你也要保重。”
望着程金枝真诚,且毫无芥蒂之意的目光,元熹公主先是一愣,随后像是突然间释怀了什么,笑容和善地朝着她点了点头。
如果不是因为爱上同一个男人,或许她她们二人之间,也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吧?
临行声起,灿烂的骄阳下,高珩匹马前进的挺拔身影逆着光渐行渐远,最终变成模糊的一点,消失在程金枝颤动眉睫之下的,那满是依恋的眼眸中。
“金枝,三哥说过的话,从来都不会食言,你就放心吧。”
见程金枝仍旧站在原地久久不愿离去,高勋便走上前来好声安慰了一句,
而程金枝闻言朝着他牵强一笑,眼波流转间,当目光接触到同样在看他的程衍时,却骤然收紧了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