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清楚,周帝如今之所以没有对王府中人加以处置,就是为了等他自投罗网,也因为忌惮他手中足以翻覆京城的兵力。
然而在如今成为众矢之的,四面楚歌的情况下,程金枝却只希望他不要回来,走得越远越好。
只是她俨然了解,即使外头有人把此刻朝中的形势传于高珩知晓,他也不会选择逃脱,更会快马加鞭,不顾一切地赶回来。
就算他即将要面对的,是九死一生的刀山火海。
当然,程金枝亦不会就此屈服。无论是高珩,还是脚下这座燕王府,哪怕最后不能保全自身,她也势必要守护到底。
“怎么会变成这样?殿下怎么可能会勾结南楚谋反,这分明是栽赃陷害,是天大的污蔑啊!“
“是啊,如今殿下尚未回京,或许还不知道王府已经出事,若是回到京城,岂非羊入虎口?”
“唉,你还有心情担心主子,咱们都是燕王府的人,若陛下龙颜大怒,真要以谋反之罪论处,你我都难逃一死。”
“……”
眼见皇家禁卫军将王府上下团团围住,燕王府内皆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空气中充斥着覆巢之下,危如朝露的严峻气息。
踏雪寻梅更是忧虑深重地围在程金枝身边惊慌所措地来回踱步,唉声叹气,也同样为此愤然不已。
只是,高珩当初对她们有救命之恩,此刻比起自身的安危,却更加担心自己的主子。
“殿下当初就是顾虑太子会对燕王府不利,所以才派属下留在京城保护王妃。却没想到这一次,竟然牵扯进南楚,要治殿下意图谋反这样的重罪。”
沈均神色凝重地站在窗前,凝目注视着不远处戒备森严的禁卫军,眼中是一片浓重的阴霾。
“既然有人铁了心要害我们,我们又岂能轻易躲过?这一天,迟早是要来的。”
程金枝闻言之时冷冷一笑,在巨大的震惊和打击过后,不再悲愤交加,亦不再心急如焚,整个人都开始变得沉着冷静。
虽然知道高珩无论如何都一定会赶回相救,但不会仗着手握兵权,有任何谋逆之举。
可若真等到他回来,周帝为防他借此起兵反抗,必定会立刻夺他兵权,将其控制收押。
到那时候,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
又或者这个时候,周帝已经派出大军前去阻截,他深陷泥沼,根本无从辩驳。
在如今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自证清白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周帝知道太子与南楚之间,那无法抹去的血缘关系。
想到此处,只见程金枝瞳孔一紧,突然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朝门外快步走去。
“我要见陛下!”
“什么?见陛下?”
这禁卫军头领是林康部下,自然效命于太子。他闻言神色轻蔑地瞟了程金枝一眼,语气中充满了嘲讽的意味。
“燕王妃,燕王殿下犯的可是谋反重罪,证据确凿,您身为其家眷,自然难逃干系,陛下不将您打入九幽台已是龙恩浩荡,您就趁着还有几日天光可见,好好珍惜吧。等到燕王殿下回来,或许这天儿啊,只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他说着抬头望了一眼头顶阴云笼罩的天空,嘴角泛起了一丝阴险的笑意。
“呵,这浓云蔽日,何来天光?”
程金枝冷哼一声,深知求此人多半为太子所用,恨不得燕王府早日覆灭,心中自然也不再抱有期望,而是容色冰冷地唇角轻挑。
“如今朝中储位不正,奸臣当道,咱们陛下的眼睛,确实就和今日这不透阳光的天色一样,黑白不分,老眼昏花了。”
第五百零八章 四面楚歌
成功镇压西北部族动乱,鸣金收兵之后,在距离京城三十里的长陵郡疾风坡,刚刚得获大捷的赤羽军正在快马加鞭地行军赶路。
对于此刻朝中的风雨骤变,因为周帝有意派人封锁消息,所以高珩和陈复等人对此尚未知晓。
眼见离京城越来越近,他心中的不安与猜忌也因为如今的风平浪静而逐渐消散,转而满是和程金枝,以及慧妃即将重聚的喜悦。
虽然此次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得胜归来,少不了元熹公主动用其母国势力的慷慨相助。
但即便他对此心存感激,也为她这些日子以来一心一意地追随左右,奋勇无畏地上阵杀敌而心生动容,甚至生出了几丝内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