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并非一直都是谢家的,只不过这宅子闹鬼,就算有人趁乱霸占住了,也是住不了多长时间就搬了出来。例如眼下刚刚死于非命的那位,也是其中之一。”李四娘用手指轻转着酒杯:“以前,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但如意你也清楚,这衙门里,向来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能遮掩的就给遮掩,能敷衍的就给敷衍,大多数也都给悄悄的掩盖过去了。最近这几桩案子之所以被摆到明面儿上,也全是因为这位新上任的官老爷姓谢。虽经百年,这谢家的地契、房契可都还在,你说,衙门里敢不尽心吗?”
“这倒也是,寻常百姓死了,也就是芝麻绿豆点儿的小事,家中闹鬼,更被视为无稽之谈。可牵扯到当官的,就算是家里猫猫狗狗丢了,都要全城戒严,更何况还是在自家的土地上出了人命官司,又是在自己上任的节骨眼,这位谢大老爷,若是不严查,反而会落人口实。只是可怜我常大哥和小盛子,这些日子,只怕连觉都睡不安稳。”
“你还有心情在这里调侃,我要是你,就赶紧去义庄看看。我听说,原先的仵作也被卸任的老爷带回乡间去了。”李四娘用手戳戳刑如意:“常泰虽然尽心,却终究是个武人的性子,小盛子机灵归机灵,这种事情,却不擅长,也不走心。我可听说,那位谢老爷,明个儿响午就到了洛阳城,若是到了那时,常泰他们还审不出个结果,没准会被这新老爷杀鸡儆猴。”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刑如意被李四娘的一番话,说的哭笑不得。正要打趣着回她两句,却见小盛子拖拽着一个披头散发的青年妇女打眼前走过。在妇人身后,还跟着一些人,看样子,应该都是这妇人的邻居,一边走,一边还数落着,说这妇人谋杀亲夫,焚尸灭迹。妇人呢,只是紧咬着唇瓣,偶尔回一句,也是简单的三个字:“我没有!”
刑如意正想要把小盛子喊过来,问上一问,李四娘却暗中扯了扯她的手,跟着压低声音说了句:“这妇人,就是那命案的主家。死的是她的丈夫,听说是被大火给烧死的。对了,他们占的就是谢家的房子,但不是全部,只是靠近门口的一个偏院,原本是给下人居住的,也是现下保存较好的一间。你再看看小盛子那模样,怕是三四天都没有好好休息了,眼下带了这妇人回来,只怕是案子有了进展。只是闹鬼变成了谋杀亲夫,这案子,也倒是够波折的。”
刑如意原本在意的只是常泰和小盛子的安危,可听了李四娘的话,对于案子本身,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加之,谢家老宅原本就有的闹鬼传闻,让刑如意觉得,这里头的事情越发有趣。
眼瞧着小盛子将那青年妇人拖向府衙的方向,刑如意也起身,跟了过去。
正文 第136章 珍珠果(2)
谋杀亲夫,焚尸灭迹,搁在哪个朝代都属于重罪。
妇人披头散发,大喊冤枉,乡邻却句句指控,声称证据确凿,一时之间,公堂内外,乱成一团。新老爷谢玄还未到任,常泰又在外查案,于是只剩下小盛子一人,在勉强维持秩序。
原本,小盛子是想将这妇人暂时押解回牢,等到明日谢玄到任后,再行审问,可乡邻们以及那些闻讯而来看热闹的都挤成一团,嚷嚷着,让官府现在就审,说什么怕是夜长梦多,这牛氏再与官府行贿,重案从轻。
刑如意仔细观察了一下,很快就发现,这些嚷嚷,都是有人组织的,其目的,若不是针对常泰和小盛子,就是针对那位即将到任的谢大人。她寻了个僻静的,不太引人注意的角落,悄悄的向周边的人打听起这个妇人的情况来。
刑如意询问之人,是个约莫三十出头的妇人,衣着打扮与堂上那名妇人十分相似,由此可以推断,这两人生活境遇相似,是邻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邻居,是最为清楚别家内情的人,三十多岁能来围观的妇人,想必也是极爱八卦的那种,最易打听消息。
果不其然,刑如意才问了几个字,那妇人就像是寻到了八卦的宣泄口一般,滔滔不绝的说起来,可谓是眉飞色舞,连说带比划,只恨自个儿知道的内情太少。
这堂上的妇人夫家姓牛,简称牛氏,原是长安人氏,后随经商的丈夫一同迁居洛阳。牛家是做茶叶生意的,三代单传,到了牛富贵这一辈儿,却是差点断了香火。原来这牛氏入门多年,都未曾生育,直到搬迁到洛阳之后,才生下个女儿,如今两岁半,模样倒像极了这堂上的妇人,十分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