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纪_作者:狷狂(430)

2018-03-08 狷狂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四年前第一批被替换的纸人曝出来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这个议案,只是一直碍于社会压力太大一直没有通过。

  天赋测试是在所有学生十六岁的时候举行,然而天赋等级是个金字塔,越是上面的越是少,越是下面的越是多。按照过去的数据显示,天赋测试中造生成功的学生不说有一半至少也有三四成学生写造的是婴儿。

  这部分学生中大部分天赋可能止步于此。但是即便是这样,比起那些仅仅只是融生的学生,他们的前程的起点也好得多。或许他们不能够顺利受雇于谁,通过造纸来获得报酬,但他们却可以优先于其他人进入与造纸相关的产业,成为其中的基层管理人员,甚至中层管理人员。要知道造纸行业的利润可是丰厚得很,而且旱涝保收。

  当然,这还不仅仅是有助益找到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有了这么一份天赋测试的成绩单,就意味着他们可以申请造纸师联盟、造纸管理局之类机构的学习救助金,这样一份救助金如果不是大手大脚,够两口之家维持基本生活开销;有了这么一份成绩单,也意味着他们再社交圈有了更多的炫耀资本,甚至对于他们找到更理想的结婚对象也是大有裨益。

  所以也无怪那些十六岁就通过了天赋测试的学生从高一开始就上课睡觉,下课嬉闹。对于他们来说,物质生活已经有了一份不薄的保障,哪怕他们有可能拿不到一本高中毕业证。

  如果李微生所说的这项提案最终获得通过的话,就意味着有三到四成,甚至更多的学生的天赋测试中造生都是以失败告终。一个成年的拥有劳动能力的纸人,至少是普三级的水平——这是部分天赋不高的造纸学院学生毕业时才勉强能够达到的水平。

  当然也有人提议,将天赋测试干脆推迟到二十岁甚至二十二岁再来进行,可这又遭到很多的反对。十六岁到到二十二岁是造纸师的天赋增长最快的时间段,如果不能提前发现造纸的好苗子,早日培养他们,岂不是得不偿失?!

  还有提案建议以后不强制十六岁进行天赋测试,过了十六岁只要觉得自己能够写造出成年且有劳动能力的纸人,就可以自己申请测试。只是这样一来测试需要的费用又成了问题,如果由造纸管理局承担,那这笔费用就太庞大了,毕竟一个人可以反复参加多次。如果由个人承担,对于有点环境的家庭来说还行,对于本来生活就贫困的家庭,哪怕是只是一次,也不是可以轻松拿出来的。于是又有人提出那就折中一下,每人能够免费参加三次,超过三次,就由个人承担。

  这个调整后的方案看着算是比较完美的,但是反对的人依旧不少:首先造纸管理局这边意味着每年花在天赋测试上的费用就变成了原来的三倍。其次对于测试者来说,如果每次都以新的标准来写造,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时候能够造生成功——是要继续在写造上投入努力,还是死了这条心一心一意闯高考?高中三年到底怎么打算,这总要有个说法。如果按照旧标准,一开始能够写造出纸婴,学生便可以一心一意走造纸师的路,如果写造不出,也可以安心走普通人的路。可改了之后,这不上不下的算什么呢?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那些造纸能力位于普三级纸人和纸婴之间的学生原本可以享受的待遇以及未来可期的工作待遇全都泡汤了。这等于断了多少人的前程啊。冲着这一点,恐怕很多在新标准下造生失败的学生可能铤而走险选择私自造纸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以博取一个好的前程——这样的话,同样是无法避免纸婴的出现。

  “你怎么看?”李微生将这场影响不小的争议简单描述了一边,看着霍文问。

  霍文哼了一声:“要我说这提案到时能够清扫不少废物,通过了也不错。为着这批废物,联盟每年都要掏不少钱。”只是他嘴上这么不屑地说,眼神却并没有多少赞同的意思。

  “只怕引起的动荡太大了。”霍文能够想到的,更了解这场提案的李微生自然更能想到,“别的不说,造纸管理局下面就有不少这样的基层办事人员。造纸师靠着造纸待遇丰厚,一般不会去做与造纸无关的事务性工作,而有些天赋又一开始就接触造纸的办事人员比起完全不了解造纸的人还是要更适合些。比如纸人的等级评定,诞生纸的管理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