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确实没提他乘太子之辇的出格之举,反倒是捡着近日他在政事上的诸多疏漏将他敲打痛骂了一顿。
皇帝的脸色稍霁:“看来漓儿对自己的短处倒也清楚,你尚未接手政事,经验欠缺也是自然的。北地之事,朕当初也觉得你年纪尚幼,抚赈灾情,对你来说还是有些难了。也亏得涟喻在我面前极力举荐你,说他自己不也是十七岁就协助朕了么,朕这才决定放手让你去试试。”
漓央皮笑肉不笑:“儿臣谢过皇兄的信任。”
真当涟喻举荐他去北地,是兄友弟恭么?若他真心为他这个弟弟好,何至于他到了北地渡州不久,涟喻派的杀手就来取他性命了?
皇帝对大皇子涟喻和九皇子漓央不合的传言,也有所耳闻,特意在漓央面前说起涟喻对他的提携之恩,也有敲打漓央,劝兄弟二人和睦之意。
看样子漓央确实是个有七窍玲珑心的,顺着他的话,对涟喻表现了感激之情。皇帝对漓央的表态也很满意,便道:“你的能力,在北地抚赈之事上,父皇也有所目睹,是该给你更多的机会,让你历练一番了。”
漓央有些意外。
“这几日户部正在整理户籍,这事本来也是你皇兄管着的,可他又兼管着各地的盐运司,登查户籍之事,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这录入户籍,实征赋役的差事,你便接过去吧。”
因为太过震惊,涟喻猛地抬起头来,张口想要劝阻,却被皇帝轻飘飘瞥了一眼之后,噤若寒蝉。
只怕皇帝就是借着今日的由头,打定心思要削他的实权了。
自古以来,户部就是国库的门户,进出国库的银钱军饷甚至是百官俸禄,都需经户部的手。不仅如此,划拨田地,定制税收,征兵调度,都是户部的人按着户籍拟定。可以说,谁掌着户部,谁就掌着这个国家的军国大计。
怎么会?父皇不是对漓央有所猜忌吗?为何还会将这等要事交托给他?
漓央跪拜于地,面露疑虑之色:“儿臣只怕难以当此大任,还请父皇收回成命吧。”
涟喻听到漓央居然推辞,心神一松,也要跟着漓央的推辞之语趁热打铁,劝皇帝收回成命,皇帝却开口,不容置疑地将漓央的推辞驳回。
“漓儿你素来心细可靠,这样重要的事,交由你来办,父皇才安心。不得再推辞了,明日你便领了册书,去户部报到吧。”
漓央面上为难,欲言又止,最终却说:“儿臣虽然能力有限,但得父皇如此信任,必肝脑涂地,不敢有半分懈怠。”
作者有话要说: 请给小殿下发个演技最佳奖
小剧场:
涟喻:马屁精!孤立你!
漓央(鄙视):这里有个老实人,快来欺负他。
今天三更,这是第一更Orz
☆、第 22 章
皇帝又耳提面命安顿了漓央和涟喻一些政事上的枢要,便将两人放了出来。
出了勤政殿,走得远了,四周再没有耳目,涟喻克制了许久,才得以释放,对着漓央语气狠戾道:“莫以为父皇将户部交给你,你便有机会觊觎那个位子!”
和他狰狞扭曲的面孔相比,漓央俊美的脸上倒平静得波澜不生,更显出几分从容雅逸:“皇兄多虑。”素白的双手拢在袖中,眉目低垂温顺,却不尽嘲讽,“一直觊觎着那个位置的,不是你吗。”
死死盯着漓央离去的背影,涟喻攥紧了拳头,眼中尽是阴沉戾色。
在渡州时,他怎么就没有杀掉漓央,让他回来了呢?
康郡王府的荀东汝虽然死了,可他派去刺杀漓央的人,却被抽丝剥茧找了出来,前些天,那人更是被送到他涟王府上,以示警告。
现在漓央怕是已经知道了他和康郡王的关系,有所防范,甚至手中还可能捏着他与康郡王结党的证据。若不是惧怕漓央将他与康郡王的关系捅到父皇面前,他也不会这几日在父皇面前对漓央咄咄紧逼。
也许是他操之过急的态度,让父皇心生怀疑。总之,这一着棋,他算是出了昏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
漓央刚回雨霖宫东殿不久,皇帝便派人把手谕送了过来。宗学那里,漓央暂时便不用去了。
西殿的安如眉留了相爷夫人在宫中用膳,听星儿说九殿下回来了,便将漓央一并请到西殿来。
漓央进去的时候,安如眉正挽着木苏的手亲亲热热说着话,大都是一些后宫之中的闲碎言语。说哪个妃子是前庭哪个大人的什么什么亲戚,现今后宫中哪个妃子最得势最受宠,哪个妃子地位尊崇不可招惹,皇帝最偏爱哪个皇子,各位妃嫔皇子私下里的性子,或是刁蛮或是骄纵或是和善,事无巨细都告知给木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