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青鸾_作者:音若希(67)

2018-03-06 音若希

  荀勉晋升宁远将军娶了安乐郡主之后,流苏便死了心,再也没有来见过他。

  至于今日,她突然托人将他曾送给她的骨笛带到他面前,说有重要的话要对他讲,他来见她,也只不过是怕这种时候,她将曾经的那件事闹大,传到安乐郡主耳中。

  流苏将荀勉引到西殿后面的偏房,这里久无人住,也无人打扫,厚厚的灰尘堆积在流苏生下漓央的那张床上。

  她将当年的事,慢慢地,都说给了荀勉听,看着他惊愣地睁大眼睛,难以置信的表情,然后——

  将提前准备好的分外锋利的剪刀,捅进了荀勉的后颈。

  热腾腾的鲜血溅在那张荡满了灰尘的床上。

  流苏自己都不敢相信,她真的做出了这样的事。她亲手把他杀了。

  荀勉的尸体摔倒下去,粘稠的血流在地上,快速扩散开。流苏尖叫着,抱紧了自己的头,哭声惨烈。

  她很害怕,但是却一点也不后悔。荀勉不死,她的娘娘,她的漓儿,谁都活不下来。

  宫外的禁军冲了进来,看到了满地的血迹,和瘫在地上的凶手。随后,正在西殿的安如眉和星儿月儿,也急匆匆赶到了。

  流苏已经被押了起来,拖行着往宫外去。安如眉去扯她,也是徒劳,反而被另外几个禁卫拉住,留在了雨霖宫之内。

  流苏回过头来,笑着,眼里含着泪,望着安如眉:“下辈子,流苏还愿意和娘娘在一起!”她明明笑着,可是怎么也遮掩不住眼底的恐惧,眼泪全涌了出来。

  安如眉眼睁睁看着她被带走,心脏揪扯着疼:“流苏!流苏!”

  要是昨天晚上,她没有和她说那一番话就好了。那时候,为了安抚担心害怕的流苏,她说起这宫中的局势,说起康郡王和涟喻的关系,荀勉是康郡王的人,自然是他们控制皇宫最信赖的人。而她,还因着十六年前的旧事,心怀怨怼,故意试探流苏,说什么擒贼先擒王,如果荀勉一死,禁卫六军没了统帅,只要再以天家威严劝服,局面必然有所改观的混帐话。

  她的傻姑娘,真的就将这事记在了心上。

  流苏被当作刺客抓起来,而荀勉突然被刺杀身亡之后,禁军之中有几个头领本就对谋篡大位之事心有疑虑,此刻安相遣了几位臣子来游说,只说是禁军副都统荀勉刚愎自用,身为下属不得不从,给了众人一个台阶,围禁后宫之事,便这般云淡风轻揭过去了。

  常寿宫中的皇太后被安相请了出来,一众大臣上书,向太后例举了康郡王与大皇子涟喻结党营私,中饱私囊的往来书信,涟喻主事户部不足两载,私吞国库存银竟不知几何,还有康郡王在北郊一处庄园里私募兵勇,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桩桩件件,有理有据。

  这些上书的臣子,都是漓央交代木苏要告诉安相的。而那些证据,也是漓央在北地抚赈遇刺时,抓到的那个涟喻派来的刺客交代的,随即他遣人又找到了更多端倪。

  很快,太后的懿旨拟出来,先召了康郡王入宫一叙,说是皇帝未醒,储君之事悬而未决,康郡王德高望重,乃皇室所倚重,特邀郡王进宫商议摄政辅佐之事,万望切勿推辞云云。

  荀勉已死的消息让安相压下,康郡王只当荀勉没有拦住朝中一干臣子,还是让他们将太后请了出来,不过依太后懿旨中的意思,于他和涟喻也并不是一件坏事,便欣然赴约入宫,共商储君大事。

  入宫来的康郡王自投罗网,当即便被收押入天牢大狱,唯剩下涟喻在北郊独木难支,没了康郡王兵勇的支持,又有街头市井相传涟王意欲谋逆。

  而恰在此时,昏迷了四天的皇帝终于醒了过来。涟喻知道自己已丧失生机,痛哭流涕在皇帝御前表了悔过之心。皇帝沉默良久,挥手让他退下。

  不久之后,大皇子涟喻接下一道谕旨,被废为庶人,涟喻生母聂淑妃,废了妃位,送入冷宫。

  自北郊围场回来,皇帝的身体就大不如前,有时病得都起不了身,皇后便搬到常宁宫贴身伺候着,有时也协理一些政务。

  然而不久之后,皇后积劳成疾,入冬之后诱发了喘证,年后病情越重,药石难见起效。深感自己不久于人世皇后将闭门在雨霖宫里的安如眉请来,将自己刚过了四岁生辰的儿子鸿棠托付给了她。

  安如眉虽未与皇后深交过,可聪明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识人的眼力。皇后遍观后宫,也唯有雨霖宫里的安贵妃,值得她托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