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中局_作者:棠月(116)

2018-03-03 棠月

  雨若环顾四周,藕香榭依水而建,翠竹环绕却温热异常,抽出腰间的帕子拭了拭额间的汗“劳烦青鸾姑娘把王爷平时吃过的药,用过的药方送到笛莘斋。”

  青鸾忧心忡忡点了点头,低声嘱咐了身边的侍女几句,几名婢女倒退着步子退出房门有条不紊的忙碌了起来。

  雨若扯了扯扶黎的袖口“小姐,你现在可以随我回笛莘斋歇息了吧?”

  “王爷的病因我而起,侍候王爷本也是我分内之事。”

  “你出尔反尔,刚刚明明说好听我的话好生休养的,公子若是知道你在王府中……”

  “雨若,你不许多嘴。”扶黎适时打断了雨若的话,眸中隐有几分凌厉之色。

  “我尽力为你分忧,可以了吧?”

  “青鸾,准备一些点心、蜜饯、瓜果、凉茶送去笛莘斋备着。”

  “还是小姐对我最好。”雨若本不悦的甩着腰间系着的葱绿丝绦,闻听此言扯着扶黎的衣袖摇了摇,可怜兮兮望着她嘟囔了一句。

  待雨若离开之后,景皓走到书案前打开一个暗格,里面有一封书信,上面写着暗雨楼的任务指示,心下暗惊,果然未出扶黎所料,公子一切都安排好了,声东击西,引蛇出洞,一网打尽。

  扶黎拿起百花案的羊皮卷轴,标注略有改动,旁边一沓宣纸,案发地点方位分散而画,每张皆是不同的五行八卦阵法,用行楷寥寥写着几笔批注。

  笔筒旁边用镇石压着几张地形地貌图,仔细看时似乎又不太像,倒像是河流改道,堤坝修筑分解图纸。

  景皓略微整理了一下卷了起来解释道“黄州地处雁月东南向,每年六月梅雨之际,堤毁大涝,加之灾后疫情,百姓苦不堪言,这是漯河改道分流,堤坝重修图,我还未来得及给王大人送去。”

  “河流改道,堤坝修筑?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就要看王大人锱铢必较的本领了。”景皓失笑抽出一沓账目递给扶黎“公子算过了,此次赈灾银两加之黄州赋税,修筑堤坝绰绰有余。”

  通敌叛国案?百花案?王克礼?黄州赈灾?漯河改道?堤坝重修?走一步算十步,一环扣一环,没有弃子只有棋子。

  “今日早朝皇上调任王越为刑部尚书,审理通敌叛国一案。

  此前皇上对此事的态度暧昧不明,大理寺卿戚无源秉公办案,御史台洞若观火,加之徇私舞弊,贪污受贿,圈地卖官一案牵扯不少中央官员,刑部尚书一职空悬至今。

  才导致此案迟迟未决,如今边关再起战火,官员纷纷上奏,需尽快审理此案,将帅调动才可进行,这几日势必会有一个结果。”

  风雨欲来风满楼,边关动荡不安反而是个契机,时隔十年,朝中局势毕竟不同,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各自为营,此消彼长,相互牵制,王越中立而为,反倒成了天胤、白维达成一致的筹码。

  卷起图纸之后最底层铺着一张熟宣,迂回往复,精密细致的笔触画满了整张画卷,有几处用朱砂笔特意描绘过做了标注,她的手指一点一点抚过朱砂描痕,子午鸳鸯锁!

  她苦笑,面面俱到,算无遗漏,他每天明里暗里筹划的事情又有多少?即便是一个正常的健康人如此耗费心神不被累病才怪“你们就这样由着他胡来?”

  “公子要做的事情,多说无益。”景皓言简意赅,不欲多说。

  青鸾用丝帕擦拭着萧辞嘴角残余的药汁,几名婢女在室内几个角落里置放好从冰窖启出的冰块,四叶团扇,无风自转,室内顿时凉爽不少。

  其中一名婢女屈膝一礼恭谨的回了一句“刑部侍郎夏侯大人求见王爷。”

  “夏侯宣?”景皓疑惑的挑眉,卷好的图纸在掌心无规律的敲打,他似乎对百花案极有兴趣,芙蕖死后,这段日子一直在刑部翻阅往年卷宗,暗中查访有关百花案的涉案人员,突然造访逍遥王府不知所谓何事。

  青鸾闻言放下青花白瓷碗走到景皓身边耳语了几句,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扶黎,劳烦你好生看顾公子。”

  扶黎颔首应答,青鸾端起药碗朝着点了点头便匆匆赶去笛莘斋。

  室内重又恢复安静,短短两日光景接二连三的变故,丝毫不给人喘息的时间,她望着碎玉雕花格窗透过来的阳光,光明?不知层层阴谋算计下灭门血案可还有重见天日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