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晓晓,却不知道,有两份关于她的折子,已经被呈送到了大庆帝的龙书案上。
今天是第三次去镇上,这一次装满仓库,二十万斤粮食就够了,只多不少。在韩林的掩护下,晓晓很快的把各个仓房装满。
完成了任务,卸下了重担,心情格外的好。两人相视而笑,享受这只有他们才懂的,轻松自如,“哥,我们去买些大骨,晚上炖酸菜吃。”“行!”
这里离肉摊不远,两个并肩走过去,丁文赶着马车,静静的跟在后面。
转过街角,路边停着一辆牛车,牛车上堆放着,大大小小不规则的黑色石头。
牛车的旁边,站着两个黑不溜秋的男人,破旧的衣衫看不出来,衣服原来的颜色,浑身上下黑乎乎的,好像是在煤堆里打过滚。
“煤堆!煤堆?”晓晓,猛的回头,快步的走了回去。当她确认那牛车上拉的,真的是煤炭的时候。“真的是欣喜若狂!”
“大叔,这个咋卖?”看着小媳妇儿,跑到一车脏兮兮的黑石头旁边问价钱,韩林尽管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悄悄地站在小媳妇儿身边。
本以为要失望而归的父子俩,忽然看见一个戴着帷帽,衣着华丽的姑娘,站在他们面前,问黑石头的价钱。
父子俩有点受宠若惊,更有些不知所措。两人之中年纪大的那位,沉吟了片刻,老实巴交的说了实话。
“这个黑石头,我们也没卖过,都是家附近的山上开采出来的,我们打石头,想垒院墙的,可是谁知道这破黑石头一使劲儿就碎了。还碰哪儿哪儿黑,所以从那以后,就没人上山去弄这玩意。可是今年收成不好,粮食都不够吃,我就寻思着出来找点活计,挣几个钱好过冬。可是我这个儿子年轻气盛,非要拉一车黑石头到镇上来,看看有没有人要,我想想也不搭啥,就答应他了。结果姑娘也看见了,这么黑乎乎的东西谁买呀!在这儿呆了半晌,就姑娘您来问问,除了您再没人过来搭茬。”
晓晓,禁不住心里琢磨,这不就是煤炭吗?他们怎么给叫黑石头?难道这里的人还不知道煤炭的用途?乖乖,不会吧?
“大叔,您这一车能装有多少斤?”“这破玩意儿,老压秤了,横竖都得有一千斤。”“大叔,你这一车黑石头我都买了,你要多少钱?”
“啥?姑娘你要买这黑石头?”韩林一听,小媳妇儿要买这黑乎乎脏兮兮的石头,也是一愣,媳妇儿今天是咋地了?买这破玩意干啥?可想想小媳妇儿,以前的所作所为,韩林知趣的没有开口。
晓晓,点点头。“是的,我要买,大叔你说个合情合理的价钱。这一车多少钱卖?”
对面的爷俩,高兴的不知道说啥好,爷俩低声商量了一会儿,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小心翼翼的开口,“这一车,三百文!”
晓晓,看了看他们,就在对面的爷俩心往下沉的时候。晓晓开口了,“我给你们加一百文,给我们送家去,包卸车。这样的斤数,我们买十车。”
“啊?加一百文?买十车?”爷俩有些不自信的反问着,都在对方的表情里,看到了不确定的疑问。
再一次的确认后,爷俩满口答应。晓晓,让丁文先领着爷俩回去。并叮嘱他,把这黑石头卸在厨房后面的,柴房旁边。
等丁文带着卖煤的父子俩走远。韩林才赶着马车,去肉摊买了几根大骨。
肉摊儿拐出来,“哥,咱们去铁匠铺。”“去那干啥?”“打几套炉灶用的东西。”
韩林,赶着马车,拐了好几个胡同,终于停在了铁匠铺门口。这个时辰,铺子里没有什么人。只有铁匠师傅,带着两个小徒弟在干活。
晓晓,跟他说明了来意,并着手画出来,炉篦子、炉口、炉盖子和炉钩子的图样。这些东西都非常简单,铁匠师徒很快就打出了一套。
晓晓,看过之后,感觉还满意,就让他们多打了几套。看着如坠迷雾的韩林,“回家你就知道这是干啥的。”
付了定金,让把打好的一套搬上车,剩下的明后天再来取。
迎着小北风,韩林赶着马车回家去。一路上晓晓坐在车厢里,不停的追问。“冷吗?”
“有你在我身边,就没冷过。”“肉麻!”“肉麻是啥东西,好吃吗?”这磕没法唠了,晓晓不说话了。“我进空间里看看,到家叫我。”“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