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开门,递我个水桶。哥昨天高兴,睡过头了。嘿嘿!”晓晓打开院门,看着容光焕发的金子。“金子哥,你捡钱袋子了?”
“比捡钱袋子还高兴呢,以后就跟那糟心的一家子,没那么近乎的关系了,在也不用被他们用孝道压着了。妹子,你是不知道,当初我奶和我二婶儿,怎么祸败我们家的。”说着,这个半大的老爷们儿红了眼眶。
“我那个二婶儿,鼓捣我奶管咱爹娘要银簪子,还得要宽的,要大的,那一根簪子就得二、三两银子。
咱这山旮旯的地方,一年能挣多少银钱,去了供银子读书,咱家就够吃粮的。
为了给她买簪子,咱们家节衣缩食,那一年咱们家过年,都是白水煮菜。给银子交束修,都是管五爷爷借的。过年了,给她买了一斤肉送去,竟然嫌少,大过年的堵门口,骂了三天。
转眼那支簪子,就戴在了二婶儿王氏头上,那个王氏到处跟人家显摆。说什么我奶不稀罕,扔给她了。气得咱娘哭了好几场。”
晓晓也跟着气愤,谁摊上这么个拎不清的长辈,都够受的。
“昨天就因为你给拿的点心,我奶又开始作妖耍啦,我没办法只好把大奶奶请来了。才知道三十年前,她就把咱爹过继给大奶奶了。
大奶奶,现在是咱奶,太牛了。把我奶,现在是三奶奶和王氏都给揍了。
妹子,你当时没在场,哥这心里呀!这么多年的郁闷,都散了!舒坦!从来没这么舒坦!”
看着,有如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金子,晓晓也替他们高兴,至少干娘他们可以少受一些闲气。
“哥去干活了,咱娘要我告诉你,下月初一银子沐休,咱家请吃饭,就是告诉这些近亲,咱娘认了个闺女。让家里的亲戚都认识你,这叫过明路。”
晓晓有点儿呆了,那么多人呢?看着晓晓的呆萌样,金子赶紧的安慰,“妹子,你别怕,除了那糟心的一家子,咱家别的亲戚还是好的。再说了,还有咱奶坐镇呢,量他们也不敢太过份。”
晓晓并不是害怕,就觉得忽然面对一群陌生人,不知道怎么相处。
算了,不去想了。没有必要,为没有发生的事情烦恼。这不是姐的风格!
而此时已经走进“迎客居”的韩林,称完了河蚬,拿出一袋点心和兔子野鸡,“刘叔,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您务必收下。”
刘叔,看了看布袋“这是啥?”“是我妹做的点心,给您和邢叔尝尝。”“是晓晓亲手做的,那我得尝尝,这小丫头鬼点子多着呢。”
说着走进大堂,坐在自己的桌上,让伙计拿过来两个茶盘,打开布袋,看着规矩的四个油纸包,一个个打开。越打开越惊讶,闻着这味道就知道好吃。
刘叔暗叹,自己也算见过世面,可是这几样点心,自己却没吃过。
看着神色满意的刘叔,韩林说他去邢大夫那一趟,驴子先寄放在这里。
等韩林走后,刘叔亲自把几样点心,一样拿几块装在一个茶盘里。剩下的包好,放在底下的小柜里,端着茶盘向楼上走去。
刘叔来到楼上,走到左边最里面的房间门口,轻轻的叩门“少东家!”“进来吧!刘叔。”
刘叔推门而入,迎面是一幅绣着兰花的屏风,绕过屏风入室,里面一分为二。右边有竹帘遮住看不见内室,外室装潢得虽然简单明了,却显露出来沉稳大气,做工考究。北面墙上挂着一幅出至名家之手的山水秋霜图。下面放着一张红木书桌,一把高背靠椅。南面大大的明窗打开着,临窗放着一方小榻。窗台上摆放着一盆名贵的兰草,婀娜的身姿,随着微风摇曳。仿佛,是倾城的佳人临窗而立。
左边的博古架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玩意。只有一枚玉质的香炉,燃着似有若无的的袅袅清烟,随风散去。
一张红木圆桌和五个圆凳,陈设在室内正中,刘叔把茶盘放在圆桌之上。“少东家,这有几样小点心,您尝尝!”
第六十五章买卖
不大一会儿,竹帘一挑,里面走出一个清俊的男子。二十七八岁的年纪,高挑的身材,白净的面皮,眉清目朗,鼻梁高挺,薄厚适中的唇角,优雅的上翘,看人的神情是笑非笑。
一头乌发用白玉簪挽在头顶,上好的宝蓝色绸缎袍子,绣着祥云纹。腰间的玉带上,系着一块上好的美玉,简简单单的装束。衬托出一个贵气满身的富家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