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如玉_作者:温酒煮鱼(112)

2018-03-05 温酒煮鱼

  伸手揉了揉她小巧的鼻尖,单手搂住她的细腰;他笑道:“我一定不会离开你的,放心。”

  将身子靠在他的身上,重心全部放空。她沉默不语,只是放在他怀里的手更加的用力了。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已然在两人的纠葛之中慢慢的过去了。用过晚膳,两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去竹园里乘凉。

  竹园,在玉王府的深处;平日里没什么人来,十分的幽静又清凉。身处在如此贴近在自然地环境之中,上官皎皎也十分的放松;斜卧在玉可卿的怀里,两人无声的交流着。天边的月光皎白,透过浓密的竹叶洒落在两人的身上;光影斑驳,让人忍不住沉醉在这静谧美好的氛围之中。

  抬眼看着如此美好的月光,她忍不住哼起一首老歌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她声音原本就如涓涓而流的泉水,清脆干净;与人说话时总会让对方觉得洋洋盈耳,十分舒适。现在唱歌的时候,曲调抑扬顿挫,犹如高山流水的潺潺之音;令人陶醉不已。

  一开口,玉可卿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是什么样的歌曲,旋律竟然与自己以前听见的那些曲调完全不一样;这曲子更加的婉转,更加的生动。入耳,就像是阵阵的清风,让人觉得自己仿佛驰骋在海天之巅,心旷神怡。

  一曲毕,玉可卿已经沉醉其中;他眼前,仿佛都能够看见歌里的一切情景。洁白的月光底下,一位醉酒的诗人手里拿着酒杯;正在抒发着自己的情感。时光流逝,自己已经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多年;心中的思念无人诉说,只能在喝醉的时候与天上的明月分享自己的愁思。最后,半梦半醒之间;乞求着天空的月亮能够替自己向亲人气妥思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几个单纯的辞藻而已,表达的确是唱歌之人和作曲之人想要和亲人见面,和爱人相守的强烈愿望。久久,他才从歌曲的余味当中清醒过来。

  “皎皎,你唱的是什么歌曲?竟然如此的动人。”品味完美妙的歌曲,他忍不住发出疑问。

  从他的怀里爬起来,上官皎皎深情的看着自己眼前的男人;轻声道:“我唱的歌,其实是一位诗人结合了自己的故事所做的诗;后来经过一位有才的编曲家,才成就了我今日唱出的这首歌。”

  “这歌曲,十分的特别。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位诗人想必是与家人分离,一身过的十分的寂寞吧!”有经历的人才能够写出有内涵的诗句,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这歌里表达的愁思与念乡的情绪,他能够感受得到。似乎想起了一些往事,他眼中弥散出忧伤的气息。抬头看一眼明亮的月光,他将自己的心中的感受不加掩饰的向上官皎皎说出来。

  “可卿,你怎么好像对这个歌格外的有感触。”她感觉敏锐,他此时眉间眼里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她能够感觉的出来,看得出来。

  “不过是一些陈年旧事罢了,当年我与可寒在前线对着周国的敌军;也曾经无数次面对着边境的黄沙和战场的枯骨,想念过京都的亲人和事物。”简单的一句话里,藏着一个所谓的强者和他背后的忧伤。

  闻言,她看着玉可卿的眼里都带上了明显的心疼。双手环抱住他的脖颈,她将自己埋进他的怀里;给出了自己最真挚、最有力量的怀抱。

  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而已,不懂什么兵法,更加没有真正的体验过什么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沧桑和腐朽。但是他,却是一个在血泊之中踏着别人的尸体之下走过来的人;有的时候,并不是真的想去伤害和杀戮;但人生在世,往往身不由己。他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了自己,还保卫了国家,保全了一方的百姓。

  不言不语,玉可卿也同样紧紧的抱住了上官皎皎,回应她同等的温暖。不需要很多的话语,这就是两人之间的默契,这就是真正的爱情。

  竹林中,一个修长的身影端立在远处;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走近一看,原来是从外面赶过来的云生。

  原本,她是来找玉可卿;奏请一些事情的,顺便,将自己新得的千年人参给上官皎皎送来。听府里的人说两人在竹林乘凉,所以自己一个人静悄悄的走了过来。可是,还没有走到;就听见了上官皎皎婉转美丽的歌声。这歌声,让她这个专业的人士都忍不住要驻足倾听。一曲罢,她不仅也体会到了那种深沉的情感,更加重要的是,她已经在心里随着上官皎皎的歌声,谱出了一曲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