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璃别_作者:纪吾(203)

2018-03-05 纪吾

  “不可能!”阿璃打断了仲奕,微微别过头,停顿了一瞬,放轻了语气说:“我跟他,决计再无可能。”

  这件事,一直是两人之间默契地、不去提及的禁忌。

  仲奕抬手捋了下阿璃的鬓发,“可你马上就要跟他成亲了。”

  阿璃想起自己对延羲立下的那个誓言,摇了摇头,“那不一样,我答应他,是另有所图,事成之后,我就会离开。我跟他之间隔着太多的仇怨,说什么都是不可能的。”

  仲奕轻声说道:“我说过,世事皆有定数。若你们没有缘份,自然不必强求。我只是要你答应,不要主动去伤害他。”

  他的目光澄澈,殷切地凝视着阿璃。

  阿璃捉摸不定仲奕的用意,可她坚信那都是出于好意。

  她垂眸想了想,“好,这个我答应。”

  反正,她本来也没有打算要伤慕容煜的性命。

  至于燕国的江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之子于归 (一)

  慕容煜派来纳征请期之人,是燕国的长宁侯吴予诚。吴予诚本是慕容煜母家的从表兄弟,自少年时起一直追随其左右,官拜左将军,慕容煜称帝后又被封为长宁侯,论身份和地位,倒也算得上是迎亲使节的合适人选。

  侯府花厅之上,侍从们将燕国送来的聘礼一件件摆放出来,又有一人举着帛书高声念道:“缭绫九十九匹,珍珠九十九斛……”

  阿璃长裙云鬓,姿态端庄地坐在纱帘之后,耐心地听使者念完了冗长的礼单。

  长宁侯吴予诚躬身揖道:“因为婚期已定,时间仓促,其间若有准备不足之处,还望小姐示下。”事实上,燕国如今国库空虚,为了在短短半月中凑齐慕容煜要求的聘礼,着实让他费了不少心思。

  阿璃淡淡地说:“纳证一事,本就更注重形式和诚意,至于送什么东西倒是不打紧。”

  予诚毕恭毕敬地说:“小姐乃是陛下登基后迎娶的第一位王妃,理当郑重其事。”

  他行事向来稳重,又出身名门,文质彬彬,对答间礼数周全、滴水不漏。

  阿璃今日亦是打定了主意,要拿出扶风侯府人倨傲冷淡的做派,无论遇到任何状况都要装得波澜不惊……

  可听到“第一位”三个字时,她心底那根看不见的隐线还是被触动了,扯得微微酸痛。说好了不再想那些无谓的事的,可那些记忆却如这夏末的暑气般令她烦闷而无可奈何。

  吴予诚并不知道,阿璃和慕容煜曾有过的山盟海誓。

  一生一世,一心一人。

  可事到如今,她也只不过是他的第一位而已。

  有了第一位,还会有第二位、第三位……

  “除去纳证的聘礼,陛下还吩咐下官亲手送上一物。”予诚侧身将一副玉匣交于侍女。

  侍女将玉匣捧入帘后,奉于阿璃面前。

  阿璃打开匣盖,跃入眼帘的是一支掐着金丝的白玉簪。

  当日在海船上与慕容煜决裂,她愤然掷簪于地,意在了断这段注定无果的姻缘,可惜世事难料,眼下这支簪子还是几经辗转地回到了她的手中。

  阿璃怔然地握着簪子,觉得沉甸甸的满是讽刺。

  曾几何时,这支玉簪寄托了她所有甜蜜羞涩的憧憬与期盼。

  少女情怀,览镜挽发,低眉含羞。金丝缠绕而出的每一道纹路,她都熟悉得犹如铭刻于心。

  为什么明明已经有了未婚妻,还要送自己这代表着男女定情的玉簪?

  为什么明明知道暗夷族人一生只能一心一人,还要许下非你不娶的誓言?

  纵然是无缘而逝的爱恋,也强过从头至尾充斥着谎言的姻缘。换作前者,她或许还能为曾经的拥有而心怀感恩,可如今就连记忆中的那些甜蜜,似乎也都变了味。

  就算没有那些仇怨纠葛,她想,自己也不可能心无芥蒂地再信任他。

  吴予诚摒息静立着,却始终没有听见阿璃开口说话。

  透过轻柔朦胧的纱帘,他能隐约分辨出这位小姐的身影轮廓,却看不清她的容貌和表情。

  他十分好奇,这个让陛下一再推迟与纤罗公主大婚、不顾宗亲近臣反对也要急着娶回蓟城的女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

  冗长的仪式结束后,阿璃回到卧房,屏退了侍女,独自歪在榻上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