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璃别_作者:纪吾(232)

2018-03-05 纪吾

  这间略显狭长的隔间,是慕容煜曾祖父在位时,特意为其母后所建。当年曾祖以冲龄继位,登基之初,大小事宜皆由其母后帮忙定夺,待年纪稍长亲政时,也凡事多请教母后。但因为担心朝臣的非议和轻视,便想出这个暗室听政的法子,用一层约半寸厚的纸壁在偏殿和议政的前殿之间,隔出一间屋子来。太后每日藏身于暗厅内,观察国君与近臣论政,事后再将值得褒贬之处细细分析给儿子听。隔墙的纸壁上绘有绚丽的山水图案,巧妙地隐藏住了几个用作窥视的小眼,若不留心细看,根本无从发觉其中端倪。

  阿璃拿不定主意是去还是留。

  踌躇之际,却听得纸壁另一面有女子的声音传来:“按我们月氏的风俗,自家没有的也可凭武力夺了来,强弱有序本就是自然法则,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

  她话音刚落,一个男子亦开口附和道:“公主说得不错。依微臣愚见,燕陈既已联姻,陈国必有懈怠,陛下当趁此良机,集结大军一举灭陈!等天下都统一了,再考虑如何治理的问题也不迟。”

  阿璃再不敢犹疑,移到壁前,从窥眼处向内张望。

  只见殿上七、八个人,围着一幅长宽过丈的與图而立。为首的一人英姿华服,正是燕帝慕容煜。

  左侧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开口道:“大司马说得轻巧,眼下朝廷是再拨不出半分军饷来,敢问大司马准备从何处集结大军?”

  大司马横眉微拧地说:“司徒大人不必多虑,我大燕将士向来神勇,只需速战速决,花不了多少银子!再且,除了关中的大军,我们在淮北尚有二十万的降军。到时候,可以遣他们从东面包抄,围攻襄南!”

  司徒大人捻着胡子嗤笑了声,“花不了多少银子?敢问大司马,大燕国的将士都是喝着风长大的么?年初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粮尚且征收不够,行军打仗的粮草又要从何处去寻?就算军士们不用吃饭,他们的妻儿老小总要有人养吧?这养家的军饷,又该怎么算?”

  大司马是个虬髯黑面汉子,此刻脸色是愈加的黑沉。

  ☆、孤独起徘徊 (三)

  慕容煜剑眉微蹙,缓缓抬了下手,众人随即噤声肃立。

  他踱至與图前,修长的手指沿着燕国的边界线轻轻划过,“边境一带的军力,绝不可减,一旦削弱防御,难保陈国不会趁虚而入。”

  大司马闻言连连点头。

  慕容煜继续说道:“然则,眼下最重要的事,并非南征、统一天下,而是休养生息、安民强国。自古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贫则危乡轻家。诸位可还记得,寡人四年前征伐东越时,江南一代的百姓纷纷逃离家乡、远迁燕陈?正所谓,民不安,则国难治。寡人若没有能力治理好手里这片江山,就算打下了天下,怕也是守不住。”

  他曲指在图上的几处点了点,语气笃定地说道:“汕州、宛城、关中的兵防不变,淮北和关北的驻军全部归入农户,分予田地耕种,再免除河朔和淮南三年的赋税。凡退役兵士肯迁往河朔者,再加免赋税一年。”

  大司马急道:“那万一陈国突然集兵北上怎么办?”

  站在慕容煜右侧的纤罗公主俏生生地接过话去:“那又如何?我月氏国的五十万骑兵早就迫不及待南下了,陈国人若敢妄动,我们就从北边把他们逼进大江里去!”

  众人被纤罗公主的话逗得笑起来,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

  纤罗也笑道:“陈国南边不是还有暗夷吗?到时候陈国人南退无路,不只能跳江吗?”

  她说话的时候,目光始终盈盈流转于慕容煜的脸上,似乎对他的反应很是在意。

  阿璃听她最初的口气,似乎是赞同起兵南下,紧接着,却又变成了支持减少驻军、休养生息。转换间,全依慕容煜的态度而行,但又显得自然而然,不着痕迹。

  纤罗今日穿着件淡紫色纱衣,长发按照月氏的风俗梳成了许多条细辫,垂至腰间。发箍和腰带上,皆点缀着熠熠宝石,愈加衬托得皮肤白皙,五官的轮廓分明。

  她目光莹莹动人、顾盼生辉,腰间别着的鲨皮刀鞘和匕首又给她增添了份英气,高挑的身材站在慕容煜身边显得十分般配。

  阿璃生平见过很多美人,可还是第一次起了比较之心。她心思婉转之间,只觉得这纤罗公主处处远胜过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