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的近卫早有准备,闻言上前奉上慕容煜御用的长弓“落日”。
慕容煜接过长弓,大步行至幡旗下,搭箭引弓,神情肃凝,视线紧盯对面的箭靶红心。
他毕竟是纵横沙场十余年的名将,此刻名弓在手、箭绷于弦,姿态英挺如渊渟岳峙,浑身流露出一种极具威慑力的肃杀之气。
众将皆聚拢在慕容煜身后,摒息凝神地等待着。
阿璃却还站在原地,没有挪动脚步。
这一刻的慕容煜,让她无法遏以地回想起汕州的那个无月之夜。
那时的他,也如现在这样,散发着冷凌的杀气,陌生的让她觉得惧怕。
她目光游移间,蓦地撞上了白原的视线。
白原刚才作过一番粗略讲解后,便一直沉默不语,置身事外地立于一旁。
他素袍白发,言行举止颇有出世高人之风,因此就算冷冷站在一边,也未曾显得突兀。
阿璃本就对白原的经历十分好奇,此时与他目光相触,不觉绽出一个友好的微笑来。
白原客气地颌首笑了笑,缓步踱到阿璃身边,问道:“王妃怎么不去看陛下试箭?”
阿璃朝箭靶的方向看了眼,对白原说:“从这里也能看清箭靶,又何必费力多走几步?先生不是也没过去吗?”
白原捋了下胡须,但笑不语。
这时,只听“嗖”的一声,慕容煜手中弓弦铮响,箭矢破空而出,力度极大地钉入了箭靶中央的红心之中。
众将齐声叫好。
慕容煜却不甚满意。
他半眯着眼,打量着箭靶,摇头道:“还是稍有些偏,若是临阵对敌,只怕是要失手。”
练过箭术的人都知道,射静止的目标和射移动的目标完全是两回事。适才慕容煜在心里反复估算箭头重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依此调整准心,虽最终将箭射入靶心,却还是稍稍偏离了预期里最中心的位置。
以这种情况来看,换作寻常士兵,要在快速变化的战场上射中目标,只怕是十分艰难。
几名将领走到靶前研究了一番,又各自取来弓箭,试了几轮,果然全都失了准心。
褚大庆想起什么,转身朝白原喊道:“白先生,咱们不是还有连弩弓吗?”
白原的连弩弓是专门为倒钩箭所设计,箭槽根据箭身和箭头的重量比做了调整,士兵们使用的时候,只须照往常的方式瞄准,亦可命中目标。
白原抚须颌首,继而弯腰揭开箱子里的另一层油布,取出一把色泽乌黑的弩弓。
众人见状,纷纷放下手中弓箭,围了过来。
白原顺手把弩弓递给了身旁的阿璃,微笑道:“王妃要不要试试?”
阿璃用惯了弩弓,竟顾不及细想,下意识地就接了过来。
那弩弓入手沉重,想是用了极上乘的木料。弩身和箭匣亦是作工精细,只是箭槽的设计与普通弩弓并不相同,分了上下三层,形同一个盒子。
阿璃用力拉开牛筋弓弦,固定住,然后垂目研究着里面的箭槽。
她从小习武,练得最熟悉的兵器便是一把银弩弓。
现下看来,手里的这把连弩倒和原来的银弩弓有些相似,也是多层箭槽,可一次连发十箭以上。
阿璃取过白原递上的倒钩箭,手法熟练地装满了十二支,托起弩弓,缓步移到校场内。
她在箭靶前站定,扬头抬起眼,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然成了场上的焦点,几十道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在了她的身上。
阿璃有些忐忑起来,拿不准倒底要不要试这连弩。
慕容煜走到阿璃身畔,唇角轻牵,柔声道:“没关系,射不中也不要紧。”
阿璃侧头与慕容煜对视一瞬,心中主意渐渐拿定。
她弯腰把弩弓放到地上,伸手解开斗篷,抛给一旁的侍从。
斗篷下,是一身白色的骑马装,勾勒着婀娜的身段,却又不显得柔弱。
阿璃拾起连弩,托在手中,双腿微微分开,稳住身形,抬眼瞄准了前面的箭靶。
这一刻,她整个人仿佛冷凝成一尊雕像,像一只潜伏于暗处、伺机雷霆出手的灵兽。
周围众人不由得为她的气势所动,个个摒息提气,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阿璃腰身轻扭,手臂却端得十分平稳,手指扣动扳机之际,只听得“嗖,嗖”数声连响,十二支倒钩箭依次弹出,眨眼间,对面五张箭靶的红心正中,已经插满了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