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忙不迭的点头。
一场约谈就在无比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保住了庙宇,保证了香火,也算不虚此行了。
回去的路上,小黄对我说:“陈总,我私下问过小杨,他喝酒的酒吧就在我们B市,酒吧街里的一家,叫做’暗’。”说罢他嘻嘻笑,接着道:“不管您需不需要,我就这么多嘴一句。”
我坐在后排座位无奈的笑,回程的路上,我始终攥着那串狼牙,想在那上面找到一丝熟悉的气息,可惜过了这么多年,辗转过好几代人,气息杂乱无章,是确定什么都感觉不到了。本以为缘尽了,可是这狼牙,在几百年后,居然又像巧合般的回到我的手中,是在预示着什么?
☆、桃花坞里桃花庵(番外)
小杨的媳妇怀孕了。这个孕妇也不反胃,也不孕吐,只是从有喜了之后就特别爱吃。每次看到自己儿媳妇吃的欢畅,老杨的老伴就会发自内心的高兴,这大孙子,定是个白白胖胖的肉乎小子。
你问为啥她这么确定是孙子?这杨家啊,好像和神仙签订了什么契约,因此长房几百年都是如此,头胎必得男。杨家的老人们说,是桃仙在保佑杨家香火延续。因为杨家历代以来,长房都要去看守桃仙庙,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不知传了几百年。也是奇怪,这几百年来,虽然朝代更迭世事动荡,杨家还真没断过血脉,就连曾被抓去打仗的长房长男,最终竟从战场上奇迹般的生还了。于是杨家代代都兢兢业业的守着这庙,无怨无悔。
这不,新生代的杨家长房长男又要出世了。
眼见着自己媳妇越来越胖,原本苗苗条条的一个小媳妇突然像吹气球一样迅速的胖起来,那肚子人们见了都以为是双胞胎。小杨每天兴高采烈的跑进跑出,伺候媳妇殷勤又周到。尽管家里并不富裕,全家人还是想尽了办法让媳妇吃饱、吃好。庙里,有老杨头日日守着。
那个年代,谁家都不富裕,桃仙庙终于经过上百年的风吹雨打,变得残破,摇摇欲坠。老杨想尽了自己的办法,把庙里能修的修能补的补,这破庙才堪堪躲过漏风漏雨的命运。要论香火钱,那时几乎可以算作没有的,老杨用的都是自家的材料,自家的钱,因此,家里怨言不少。从老伴到子女儿媳妇,嘴上不敢说,心里都是有抱怨的。此番大儿媳妇怀孕了,吃的又多,家里顿时变得更加捉襟见肘。老伴便絮絮叨叨了几次钱都花在了修庙上,连带着儿子媳妇都对老杨有些怨气,小杨去庙里就更加少了。
直到小杨媳妇临盆的这天。
老杨老伴急匆匆的找来产婆,产婆看看小杨媳妇,又摸摸肚子,直说肚子太大摸不准。一向稳当有经验的产婆直说感觉有些不对劲,建议还是送到镇上医院去。老杨老伴却一直在犹豫,她怕去医院会花很多钱。直到儿媳妇疼的一阵赶过一阵,却并没有顺利生产的情况,一家人才在小杨的不停催促中踏上赶往医院的路。
老杨没去医院,直接去了桃仙庙。
到了医院,大夫观察后说胎儿太大了,不一定好生,杨家妈妈为了省钱,没决定剖腹产,让儿媳妇先试着自然生。
“桃仙大人,我儿守庙之心不诚,望大人念在他年幼,不懂事,尚且保佑他的妻儿,能母子平安。”老杨默默祷告着,不停的磕着头。
(当年的酒吧。)
老爷子有些心绪不宁。
“怎么了?这是有什么事吗?”孔雀王在这儿喝酒,老爷子正作陪。
“我不是还留着一间庙吗,那家人有点麻烦,我不知道该不该出手。”老爷子皱皱眉,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自己的庙,还有什么说的,该出手就出手呗。”孔雀王不屑的说。
“涉及生死呢?”
“救人?”
“嗯。”
“虽然救人难一些,但原来的你,可不会这么犹豫啊。再说,救自己的人,你不向来都痛快的很?”
“我一力保他全家,助他长房香火不断,已是乱了他杨家命数,当时自也是冲动的承诺,可长远看,却不知是福是祸。若一意孤行,仍要强保他家血脉,谁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呢?”
“老陶,你成仙是为什么呢?”
老爷子笑了,“这么多年,还是你最了解我。”
孔雀王喝着他的琼浆玉液,斜瞟了老爷子一眼,“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