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朝外头喊:“银杏你们,都死了不成,房里一个人都不留,让我自己穿鞋下地么。”
外头候着的丫头们便小跑着进来,给她穿鞋又给她披衣,听她吩咐一句:“去看看孙姑姑。”
丫头们便簇拥着她走了。
玉醐讪讪的独自留在房中,忽而嗤的一笑,老夫人口口声声说不信自己,还不是惊醒过来是怎么回事,她这会子一定是去探孙姑姑的底了。
忽然发现,方才只顾着说些不相干的,白音求娶的事竟然忘记了,又不好追去问老夫人,只能回了自己的住处。
初七和璎珞两个丫头正在房中说的热乎,见她回来,初七扑上去就磕头恭喜,玉醐明知她是因为白音差媒人来说亲的事,故作不知道:“我喜从何来?”
初七嘿嘿笑着:“小姐即将成为王妃,怎么自己倒不知道呢。”
璎珞过来搀着玉醐往炕上坐了,又捧了茶给她,似乎有些不高兴道:“王妃有什么稀罕的。”
初七爬起来对着璎珞叉腰瞪眼:“你好大的口气,王妃你都不稀罕,难道你觉着咱们小姐成为皇妃才算稀罕?”
璎珞性子柔顺,吵架不在行,气得涨红了脸:“皇宫大内,岂是一般人能进去的,小姐是汉人,满汉不通婚,再说宫里的妃嫔哪个不是老子娘有头有脸,老爷现在虽然是佐领,也还是给人瞧不起,我宁愿小姐嫁个普通百姓,只要那个男人对她好,进宫不也是寄人篱下。”
初七撇撇嘴:“听你说的头头是道,我怎么感觉说话的口气像是打宫里出来的。”
璎珞脸上有些不自然:“我,我好歹是打京城出来的,这种事听得多了。”
两个丫头吵的热热闹闹,玉醐就一壁喝茶一壁看着她们吵,吵的她头昏脑涨,手一松,茶杯应声落地,她若无其事的淡淡道:“咱们房里的家什都是在册的,回头老管家问起来为何少了个茶杯,你们两个凑钱赔吧。”
两个丫头噤声不语,不服彼此,又不敢开口,只能以目光发狠较量,最终是初七面部表情丰富眼珠子又大,璎珞乖乖认输,蹲下去默默拾掇地上的瓷片。
玉醐心里惦记父亲的事,可是听说巴毅不在府里,她只能等着巴毅回来,一直等到第二天傍晚,听说巴毅回来了,她急匆匆赶去“天地归晏”,却在半路见着了老管家阿克敦,彼此打了招呼,见阿克敦脚步匆促,玉醐问:“您老只是去哪儿?”
阿克敦道:“姑娘没见正门大开么,是有上谕到了,传旨的大人在前头大厅呢,我这是去禀报给将军,哎,想用人的时候那些小子不知道都跑哪儿去了。”
听闻圣旨到,玉醐心里莫名其妙的有些慌,不知圣旨是针对父亲的还是针对巴毅的,针对哪个都是不想看到的,试着问阿克敦:“您老可知道是什么事?”
阿克敦如梦方醒似的看着她:“姑娘不说我倒给忘了,那位大人说是好事,是皇上要姑娘你进宫给贵妃娘娘看病。”
正文 125章 祸兮福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父亲的事还未清楚,白音的求娶更让她烦不胜烦,而今又有上谕到,竟要她进宫给贵妃娘娘看病,想着巴毅要接圣旨,玉醐遂转身回了自己房里,初七和璎珞不知去哪里顽了,她静静的坐了一会子,耳听炮响,知道是巴毅往前面去接圣旨。
她心里没个法子,只能茫然无措的坐着,坐得久,再下地腿有些酸麻,踉跄着走了几步,陡然而产生一个念头。
听闻宫规繁复,女子者,无诰命在身,黎庶之家,特别是风尘中的,不准入宫,身上有疾或是有伤者亦不准入宫。
她即附身从靴子里拔出那柄短刀,徐徐将刀从刀鞘中抽出,素手如玉,轻轻滑过刀刃。
康熙对她,志在必得,她知道让她进宫给贵妃佟佳氏看病只是个由头,其实她明白,身为皇帝康熙如此大费周章已经是耗尽了耐性,假如这次再不能如康熙所愿,会有更大的麻烦,严词拒绝便是抗旨不尊,唯有一伤,才能躲过此一劫。
幼时《孝经》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可是现在她别无选择,毁伤自己是不孝,嫁给仇人更是大逆不道,两害相权……她左手执刀,对准了右手,想仿效父亲,手毁了,便不能再把脉,也就不必进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