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醐站起:“民女听说皇上病了,是以来看看。”
康熙笑了:“你好大胆,你假死骗了朕,是欺君之罪,竟然还敢出现在朕的面前,你不想活了。”
虽是威吓的话,只是殊无迫人的意味,倒像是打趣,他完完全全没想到玉醐会来,甚至觉着彼此今生是无缘再见了,那皇榜有招引玉醐的用意在内,但他不信会生效,而现在,玉醐即在面前,他直至此时才发现,玉醐恨他是真,玉醐喜欢他也不会是假,内心犹如枯木逢春,冒着勃勃生机。
玉醐不苟言笑,也不卑不亢:“民女也怕,可是民女不来,更怕皇上出事。”
康熙认真的打量着玉醐,美人依旧,只是多了几分成熟稳重,也说不定是沧桑,而他也明白,玉醐这不和年纪的沧桑感,其实是来自于自己,倘或没有以往那些步步紧逼,玉醐会过着安稳的日子。
轻轻一叹,道:“你确定能治好朕的病?你可知道但凡揭了皇榜,就必须有十足的把握,否则就是欺君之罪,什么后果,你知道。”
玉醐摇头:“民女不敢确定能治好皇上,但必须一试,哪怕砍头,也在所不惜。”
康熙问:“你肯为朕如此?当初为何不肯为朕留在宫中?”
玉醐沉默,沉默,沉默。
康熙讪讪一笑,转而意味深长的看着她:“其实你能来,朕的病好了大半。”
玉醐就怕他谈情,忙指着旁边的椅子道:“请皇上移步过去坐下,事不宜迟,若正如家父说的,皇上是中了毒,必须赶紧解毒。”
康熙听话的过去坐下,也不用玉醐说,又乖顺的将手臂伸出放在桌子上,准备让玉醐把脉。
玉醐走了过去,按礼仪,跪下,膝盖刚触及地面,突然头晕目眩,身子一歪,不得不扶住康熙的腿才能稳住自己,知道失仪,慌忙道:“皇上恕罪。”
康熙却一把将她捞起,直接抱在怀里。
正文 375章 看出端倪
玉醐待想从康熙怀中抽身,突觉胃中翻腾,作势欲呕,极力控制住,身为人夫人父的康熙却看出了端倪,彼此分隔开,打量下玉醐,他问:“你不舒服?”
玉醐道:“日夜兼程的赶路,大概是病了。”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谎言,康熙宁愿相信。
玉醐重新跪好了,道:“民女给皇上请脉。”
号脉的结果,同玉耕儒的一样,但不一样的是,玉醐可以确定康熙是中了毒,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她想取康熙的血来看,康熙也点头应允,玉醐就从身上摸出一根银针,刺破康熙的手指肚,取了一点血,随后将手按住康熙手指肚上的出血口,又把取出的血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
康熙反过来握住她的手,正待煽情一番,玉醐惊道:“我的老天!”
康熙见状忙问:“怎么了?”
玉醐趁机抽回自己的手,看着银针上的血道:“皇上是中了毒。”
康熙似信非信:“谁人敢给朕下毒?且是在宫里,你可看准了?”
玉醐道:“此毒按说是江湖上人习惯用的,是一种缓发毒药,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过,江湖上有人结仇,又没机会杀了对方,就找机会给对方下这种毒,此毒无色无味,极难被发现,容易得手,中了此毒的人,久而久之,身体如同给虫子蛀空了的树木,经不住一点点的风吹雨打。”
康熙紧蹙着眉头,沉思半晌,问:“依你看,谁最有这样的机会给朕投毒?”
玉醐忙道:“这话民女可不敢乱说。”
康熙眼睛突然一瞪,狠狠道:“那朕就将身边这些个奴才逐个杖毙。”
说着即高喊:“来人!”
李连运小跑着奔进来,匆匆打个千道:“万岁爷。”
康熙刚想吩咐,玉醐忙制止:“皇上不可,若说机会,不是一定在皇上身份服侍的人才有机会,并且皇上龙体要紧,还是赶紧解毒,再行查明投毒的事。”
康熙想了想,缓缓呼出一口恶气,点头同意。
玉醐便请李连运拿来笔墨纸砚,开了个方子,也是照着那书上写的,开完方子,双手捧给康熙道:“皇上中的毒,民女只是从书上看的,且是从鬼市上买来的书,这方子,亦是民女从那本书上看到的。”
康熙接过方子扫了眼:“你的意思,中毒不一定是真?这方子,或许也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