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盖铁锅就明白了,里面没有异常,于是返回康熙等人处,引着康熙来到青松观,咚咚扣门。
等了有好一会子,里头有人问:“无量天尊,施主夜访来此,有何贵干?”
接着微弱的夜光,康熙看眼周孔孟。
周孔孟会意,便对门里之人道:“我等是过路的,错过宿头,想借你这里歇息一晚。”
他那浓重的南方口音,门里的道士听了,一边打开山门一边道:“这么远而来的,想是不知道往东走十几里就有客栈。”
可是,等山门打开,那年轻的道士却吓呆了,康熙这里人数众多。
见那道士连连后退,康熙忙道:“道长莫怕,这些人是我的家将和家丁。”
那道士举着灯火晃了晃他,见他穿着明黄色的龙袍,那道士虽然隐居山中修行,也明白这个理儿,普天之下,敢这样穿戴的,唯有皇上,他噗通跪在地上:“皇、皇上驾临,皇上驾临,皇上驾临……”
太过意外,犹如自己刻苦修行,突然某天发现竟然能御风而行成仙了般。
正文 391章 困于山中
康熙好言安抚那道士一番:“你别怕,朕途径此地,夜路难行,想在你这里暂时歇一歇。”
那道士磕头之后就道:“小道去禀告观主。”
不多时,那道士引着其他一干道士出来迎驾,其中有位年长者是观主,将康熙等人带了进去,观主赶紧让人出去煮茶做饭。
康熙摆摆手:“你们都是修行之人,不必拘俗礼,一杯茶水解渴就好,饭就不用了,不过朕刚刚在山门处发现据此不愿有点点灯光,看来这座山上的道观不少。”
观主道:“那是如来寺,并非道观。”
康熙怔住,如来寺,岂不是巴毅奉旨修行的所在,巴毅在此,巴毅在出,巴毅在此呢!
周孔孟偷着抿嘴一乐。
康熙心潮澎湃,面上却淡然如常:“原来是座佛寺,近在咫尺,他们修佛你们修道,僧道和谐相处,倒也是段佳话。”
观主做礼:“若能得法得道,便是不枉修行。”
康熙非常赞同的颔首。
僧道同在一山修行很是难得,问罢这一句,康熙再无下言,只坐着吃茶,偶尔同观主切磋下道术,康熙虽然不炼丹不服丹药也修道,但对于佛家到家儒家,都非常敬重。
稍后,他便召来随扈的大臣,君臣商议破敌之法,众口一词,阿尔哈图谋反,太多吉林乌拉的驻防军倒向敌人,能够救援的除了附近微不足道的兵力外,唯有往盛京调兵,可是,盛京据此不近,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若想破敌,除非天降神兵。
康熙听罢,低眉沉思,最后竟然笑了:“那么朕,就来个天降神兵。”
众臣讶然。
周孔孟却觉着他是话里有话,一厢情愿的猜测了半天,希望今日之事,会扭转一切。
康熙边说边蘸了点茶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朕一路赶来,略知此处地形,这青松观地势最高,甚是显眼,等下就以此为目标,一把火烧了青松观,并故意让众侍卫佯装御敌,喊杀声不断,如此引敌前来,然后抄其后路,甚至可以断其后路,在林中伏兵,里外夹击,灭敌在此。”
烧道观!一干道士震惊,纷纷看向观主。
观主却泰然自若,道:“莫说道观,若将此身献于皇上,小道也在所不惜。”
听他如此说,康熙颇为动容,当即下旨:“烧毁青松观,日后重建,一切所需,皆从国库出。”
观主带众道士领旨谢恩。
然而,黄鼎臣进言道:“启禀皇上,以少胜多的事不是没有,可是此地的兵都是阿尔哈图的,即使那些没有同他反叛的兵一心保护皇上,谁来指挥他们呢?”
康熙环顾一番,兵部的官员没有随扈前来,来的大臣文臣居多,即使兵部的官员来了,也不一定有实战经验,心下一沉,眯眼想了想,突然想起一人,便问:“达春呢?”
他可是随巴毅出生入死多少载的,或许这样的关键时刻可以当得重任。
于是有人出去找,也问过盖铁锅,却遍寻不到达春,猜测大概是混战时走散了。
能用的人不在,在的都是不堪重用的,康熙眉头紧皱,转而道:“朕,亲自指挥。”
亲自指挥,势必要重涉险境,众大臣苦谏:“皇上三思,那些贼寇正到处寻皇上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