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段辰还没开口,就被工部的官员跳出来搅和了。
“我们大理山多,眼看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就要造成山崩之危险,国库有银两应该先整修沿路山体工事才对。”工部官员长得五大三粗,说话却学那些文人,时不时夹杂一句文诌诌的话。不伦不类,让人受不了。
之前的户部官员啐了一口那人,不想跟他争辩,直接对着段辰就是行礼,“望王爷明察,百姓乃国之根本,粮食是百姓们的命,其中厉害,王爷自是清楚不过。”说完,便不再说话了。
段辰蹙眉,看着底下几个官员,心里一片清明。
国库的银子有,但也不是轻易动得了。再说,他只是一个王爷,又岂是他能作主的。“诸位同僚的话,本王都听见了,也一定会向陛下说明,没其他的事,就散了吧。”
说毕,率先起身离开。
开玩笑,这些人话里话外的都一副他说了算的样子,这是嫌他过得太快活了吗。段辰上朝这几日感觉很奇怪,总是有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自从清除了李党后,这种感觉就不曾出现过了。
回到王府,段辰抛却那些烦心事,看着爱子,搂着娘子才是正经事。
又是这般过了大半个月,这半个月了来,雨一直没停。绵绵细雨终于升级成了雷暴雨。不同寻常的天气,让鄯阐城的气氛也格外不同寻常,大街上几乎都没人。城门外,已经有灾民开始集结。朝廷在门口设立了粥铺,又号召附近的人帮着搭起了简陋的窝棚。
可就是这样,还是有灾民闹事,不是嫌粥太稀,就是嫌窝棚漏雨。惊慌、不安的情绪随着受灾民众越来越多而变得更加不妙。
段辰已经连续三天没回来了,跟着工部的官员在附近巡防。
王府里的气氛也有点低沉,萧何一边照顾霄儿,一边担心张家凹的村民。
张家凹,顾名思义,四面是山,中间一块平地。住在那里的几乎都是猎户,平时种地,闲暇山上打猎,靠山吃山。可这快下了一个月的雨,农作物肯定指望不上了。山里连续的山体滑坡,太危险,这些村民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自己当初之所以决定在那落户,就是因为那些村民个个都是好的。不然她一个妇人带着孩子,还真的不好过。眼下大雨,如果自己有能力却不相助,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还有段辰跟着那些官员一起去巡防,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哎,愁人。她一介妇人,能做的事实在太少了。
“娘、娘……娘亲怎么了?”
“嗯,霄儿说什么?”萧何回神,有点心虚地看着儿子。
“娘亲是在想爹爹了吗?”自从霄儿喊了段辰爹爹后,父子俩的关系倒是突飞猛进,“霄儿也想爹爹了。”霄儿小手托腮,一副忧愁的样子。
看到儿子这表情,萧何倒不好说什么了,安慰几句后,还是放心不下,找到管家询问一番后,间接地表达自己想去张家凹看看。
管家哪有不同意的,立刻心思透亮地安排下去。第二天一大早,趁着雨势不大,管家通知萧何都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萧何本不想带儿子去,怕碰到什么危险,但是霄儿非要跟。
段辰也不在鄯阐,萧何还真不放心将儿子一个人放在王府。于是只好多带几个精干的护卫,运着一车粮食从灾民比较少的西门出发。
虽然如此,细心的管家还是准备了好多包子分发给西门的灾民,感动得灾民们一个个热泪盈眶。
第9章 (2)
顺利过了鄯阐,众人沿途一路走去,遇到不少陆续往鄯阐走去的灾民,看那衣衫破烂,蓬头垢面,像是走了很远的路。
也有那些青壮年看到萧何等人,车上的粮食诱惑太大、太招人,但是周围的护卫看起来也很不好惹。
萧何坐在马车里,看到这一幕,感触颇深,想帮他们,却能力有限。
管家见了,只好隔着马车安慰,回去多施粥,过了这个关,就好了。
萧何也只能点头应允。
一行十来个人,走了一会就到了张家凹。远远地看去,不少低洼的地方包括大部分房屋都被淹了,到处都是一片水泽,倒是没看到有山崩的,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萧何看着这一幕,心中难过。吩咐几人去找找看,可还有什么人。
几个护卫前去寻人,不一会,有护卫来报,说在一处颇高的山洞内看见有人,男女老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