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建国至今历经四朝,□□于乱世末流起底平八方诸侯,一统天下,成为万众归心的天下共主,建立燕朝。然□□一生虽政绩斐然,定邦安国,却子嗣单薄。□□称帝之后唯有糟糠之妻所生嫡女健康,且又聪慧非常,故此,于少年时封皇太女。
这一位皇太女便是后来的泰康女帝,泰康女帝登基之后加强□□时期所立九卿三公制度,于国法律令之上新添同性可婚之法度。泰康女帝此令一出,天下哗然,举世皆惊。然也有众多人随之附和新帝开明,无鄙夷龙阳磨镜之心,且女子亦能为官做宰,十分得臣民之心。
这位泰康女帝有如此开明的远见,也让如今已经成为大燕第四人帝王凤握瑜亲姐姐王妃的苏浅鸢,感到震撼不已。毕竟从前自己在位面里当女皇的时候,也没有想过准予同性之法的事,而这个大燕王朝,却是先进了不知多少。
大燕王朝社会风纪开元多罗,新帝凤握瑜尚且年少不足亲政之龄,时年仅十三岁的先帝嫡长女清河长公主便成为了摄政王,辅佐幼弟登基,代掌朝政。先帝谥号永安,乃泰康女帝从宗室过继嫡系子弟,登基十载才有子嗣,最宠的便是皇后所出嫡长女的凤怀瑾。
永安帝驾崩那年就与凤怀瑾说了一门亲事,便是她封地清河崔氏本宗的嫡长女崔浅鸢,也就是如今苏浅鸢的宿主。崔浅鸢出生之时天上乍然显出彩霞,清河一代百花齐放,传言中的凤凰率领着百鸟前来欢歌庆贺,如此,得了先帝的御笔赐名。
崔浅鸢自出生起便受到万众瞩目和无上的荣宠,身为嫡长女,自身要学习的东西也是比旁人多的多。若果没有先帝临终前的那一道赐婚圣旨,今日的崔浅鸢就不会在这个黄金打造的囚笼里,郁郁不得志。
前世的崔浅鸢十六岁从清河远嫁入京,又不得摄政王凤怀瑾所喜,且大燕王朝法令中便有:“凡皇女为王摄政,所娶所纳正妃侧室,皆不得从政入仕。违者,革除爵位,褫夺玉碟,其伴侣斩首,夷亲族,同族皆降级。”
饶是崔浅鸢从前再如何满怀志气,也不能违抗先帝圣旨抗命不从,且她已经嫁入王府,便只能安安分分的做一个管家主母。崔浅鸢不得凤怀瑾所喜是有原因的,彼时她嫁入王府不过数月,而身为伴侣的凤怀瑾却一直在宫中起居,两人不常见面,自然无感情可言。
那一日崔浅鸢进宫看望小皇帝,偶然遇到凤怀瑾与一名国学府贵族子弟言谈甚欢,自此,她便深知这位遵从先帝遗命,娶了自己为妃的摄政女王,其实喜欢的依然还是大好男儿。崔浅鸢自此便收了那份想与凤怀瑾相守一生的打算,锋芒聚敛,窝在深闺。
大燕朝的那条律法除了严苛之外,其实也还有警示的作用,以免将来有哪位皇帝继位之后,摄政之王权势过大,挟天子以令诸侯。虽说燕朝皇室本一家,但历来看重嫡系,哪怕是泰康女帝一生未娶不曾有子,也是过继亲弟弟的嫡长子为继子。
而今新帝年幼尚未婚配,长姐凤怀瑾掌朝摄政权利比之以往只多不少,自然也有几分野心。然她心思沉稳且权谋多罗,朝堂之上也无反对的声音,因此,苏浅鸢也真是看不清这位摄政王究竟想不想要那个位置。
前世的崔浅鸢嫁给凤怀瑾两年,也一个人在王府里孤孤单单的生活了两年,她虽然不得摄政王的宠爱,可身份上依然还是清河崔氏嫡女,王府下人不敢薄待轻慢了她。可即便如此,忽有一日,摄政王纳了一名侧妃,且还是一个男子。
从那时起,崔浅鸢每日都能听见下人们给她汇报,说摄政王与那名男侧妃是多么恩爱,如胶似漆,夫妻情深。呵,好一个“夫妻情深”。她知道凤怀瑾如此厚爱那名男妃,自己必定是挡了他的路,索性就耐着性子,等着那一天。
崔浅鸢等啊等等到自己病重垂危,命不久矣的时刻,凤怀瑾也还是没有对自己下手。她忽然有一天吩咐侍女为自己梳妆打扮,穿戴精致来到王府的花园里,彼时正是隆冬,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枝头几点桃红,几簇梅花,风景宜人。
崔浅鸢就这样在风雪中翩然起舞,最后,死在那一场漫天纷飞的雪花中。她死时愁容满面,手中握着先帝赐婚时随圣旨送去清河崔家的一块王珏,却已经是被她生生捏碎,凌锋刺破她的手掌,却不曾听她说痛。
自己这样的一生让崔浅鸢十分不满,她遵从先帝圣旨嫁给凤怀瑾数年,却在年华正好的时候心中郁结缺缺,年纪轻轻就死去,她怎么能满意。崔浅鸢死的那一日,凤怀瑾在宫中替她的弟弟选秀,赶回来时,崔浅鸢的遗体已经被安置入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