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润问:“这事是谁告诉你的?你父皇?”
拓跋恂道:“我父皇怎么会告诉我这些?”
冯润又再看了他一眼:“那你去问问你父皇,当年那狮子狗可是我养的?那事,可与我有关?”
拓跋恂“噔噔”的冲到她跟前,叉着腰,大声道:“我就知道,你肯定把这事撇得一干二净!你也别以为我是蠢的,父皇这么宠爱你,你再有千般万般不对,也是护着你,怎么肯告诉我真相?”
看来,拓跋恂也是个没脑子。
被人挑拨离间也不自知。
是谁挑拨离间?冯润脑子里快速地分析了一下。冯清的可能性最大,拓跋恂最听她的话,她说什么,拓跋恂都会相信。
高贵人也脱不了关系。
因为当年发生这件事的时候,冯清没进宫,说不定,是高贵人和冯清联合起来,把此事栽赃到冯润头上,挑起拓跋恂对她仇恨。
冯润冷不防转头望向拓跋恪。
眼睛紧紧盯着他的眼睛:“二殿下,此事是不是你母妃说的?然后,你鹦鹉学舌跟太子殿下说?”
拓跋恪只管看热闹,没想到冯润会忽然转头问他。
愣了一下。
冯润盯着他看。面无表情,一动也不动,那锐利的眼神,几乎要将他看穿一样。
拓跋恪被冯润盯得毛骨悚然,心头发慌。结结巴巴道:“你……你怎么知道?”到底年少,没多少跟人相斗经验,被冯润以出其不意套出实情。
“猜的呗。”冯润耸耸肩:“因为你母妃最擅长摇唇鼓舌,整天就会胡说乱扯,搬弄是非,造谣惑众,尽搞些无聊的事出来,非要把整个后宫搞了个鸡犬不宁才安心。”
拓跋恪手足无措。
涨红了脸:“我……我——”
冯润脑子一转。忽然走近拓跋恪,又再紧紧盯了他看,那声色俱厉严肃的样子,直把拓跋恪盯得心惊胆战,眼中又再次有了毛骨悚然之味。突如其来的,冯润问了一句:“二皇子,刚才那些黄蜂,是你和太子殿下弄来的吧?”
拓跋恪一阵慌乱。
脱口而出:“你……你怎么知道的?”
拓跋恪到底是一个还不到十二岁的小孩子,再次被冯润以出其不意套出实情。
冯润吹了一声口哨,嘻嘻笑道:“我并不知道,乱说的。不想你心虚,倒是承认了。”转头望向拓跋恂:“嘿嘿,太子殿下,刚才你骂我心肠歹毒,你也不差呀,小小年龄,也懂得借蜂杀人。过了三两年,长大成人之后,岂不是更厉害?想必到时候我也得甘拜下风。”
拓跋恂恼怒,瞪了拓跋恪一眼,骂:“蠢货!”
拓跋恪低头,不敢吭声。
拓跋恂极是嚣张的望向冯润:“刚才那些黄蜂,是我弄的又怎么样?如果你要向父皇告状,那你去呀,我不怕。”
“那些黄蜂飞走了,我无凭无据,告什么状?”冯润丝毫看不到有生气的样子,嘻嘻笑:“主上再宠爱我,也见不得会相信我的话。”
“你还算不蠢。”拓跋恂哼了声。
冯润笑道:“过奖过奖。”打了个响指:“太子殿下,我们话归正题。当年我有没有欺负你母妃,这道不清,说不白,估摸我跳到水里也洗不清。不过呢,我倒有一事能说得清道得白,那就是在你几个月大的时候,我有没有养狮子狗,有没有放狮子狗出来要咬你,如果你想知道真相的话,那你大可回东宫去问李坚。当年他伺候太皇太后,这事他最清楚。”
李坚是太皇太后身边的内监。
拓跋恂年幼时生活在太皇太后身边,生活起居由李坚照顾。太皇太后去世后,李坚到了东宫,仍然尽心尽力伺候拓跋恂。
这个李坚,以前是个狐假虎威之流。
拓跋宏才得五六岁的时候,他向太皇太后告状,说了不少拓跋宏的坏话。结果有一次,太皇太后不由分说抄了根棍子,劈头盖脸的朝拓跋宏打了十来下,直把拓跋宏打得血流满面,李坚对拓跋宏心有愧疚。
还好拓跋宏没恨,这些年来也没报复李坚。
李坚仍然活得好好的。
但太皇太后不在了,他狐假虎威兴风作浪的时代也结束了。如今上了年龄,该经历的也经历了,冯润相信,他能够审视时势,不会昧着良心也没有这个胆子说谎,——到底,说谎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如果此事闹到拓跋宏跟前,旧帐新帐一齐算,他得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