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对着一众侍卫,“都回去收拾好行装,准备启程回宫。”
侍卫不明就里,面面相觑,王上让他们来接人的,这人没接到,怎么就走了呢。
特使让村长起来,把另外一封信交给村长,“仙子已经去了王宫,我等也要启程回宫,这仙子留给那个叫安安的书信,就麻烦村长转交了。”
村长接过书信,一再保证,自己会万无一失的交到安安手里。
一直到特使离开,背影都消失不见,村长才敢直起腰,站起身来,松了一口气。
话说宛和一大早的,就离开了礼县,却根本没有如她在书信上说的那般,赶往王宫,而是在一家客栈里,睡大头觉。
特使如何也想不到,宛和是因为烦他老往她院子跑,打扰自己睡觉,才留下书信偷偷离开的。
至于王宫嘛,那么好的地方,当然也要去,不过等她睡醒再说。
按照那什么特使的脚程,估计宛和睡够了,优哉游哉到了王宫,他们肯定都还在路上吧。
三天过后,宛和伸着懒腰爬起来,到楼下美美地享用了一餐,才不慌不忙地御剑去了王城。
以往有安安那个丫头在,宛和也没觉得不一样,今儿缺了她,反而嚼出她的特殊了。
一路上,也没个人说说话,自然也没什么心情游山玩水,宛和直奔王宫而去。
宛和御剑,岂是马匹能比的,她心不在焉地赶着路,才几天,还是到了王宫,还引起一点小混乱。
☆、第 28 章
这天,陈国的保王派,在朝上公开反驳御史大夫,指责他是权臣,势倾朝野,无法无天,还列举相关证据和文书。
文书还未交到陈王手中,被御史大夫接过,以臣下蛊惑君王,栽赃同僚之名,当着陈王的面斩杀,杀一儆百。
而后,以几个保王派中的一品官员,皆已暮年为名义,罢免了官职,美其名曰让老臣回乡养老。
御史大夫此举,威慑了朝堂之上大小近百名官员。
中立一派,当即站在御史大夫的队伍中,而保王派的声音越见微弱。
下朝之后,众大臣簇拥着御史大夫,走出大殿,丝毫没把陈王放在眼里。
现在人去殿空,庄严肃穆,天家威仪的金殿,也显出落寞来。
若大的殿内,只剩下陈王和他的近侍周离。
殿内安静的,呼吸相闻,陈王仰靠在王位上,老泪纵横。
陈王久久没有离开大殿,他抚过金椅,像是爱抚自己的孩子般轻柔,总有人觊觎这把椅子,也不知道,御史大夫还能让他在上面坐多久。
当年他二十五岁继位,在这把椅子上,一坐就是几十年。
他自问,在位的这些年,对得起苍生黎民。
殊不知,到了最后,落了个桎梏于权臣,皇权旁落的下场,实在愧对陈国的列祖列宗啊。
陈王从龙椅上滑坐在地,捶胸顿足,“都是寡人的错啊,是寡人引狼入室,作茧自缚啊!周离?周离!”
近侍周离也为陈王触动,他抬了左手的袖子拭去眼泪,上前握住陈王的手,哽咽着,“王上,奴才周离在。”
陈王抓紧周离的手,像是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御史大夫弄权,私自斩杀大臣,关押太子。
如今,又想挑起陈晋两国战争,无恶不作,导致祸乱四起,眼看着祖宗基业就要毁于一旦,寡人有罪啊!”
陈王说到伤心处,痛哭起来,“若因此断送陈国王脉,寡人便是千古罪人啊!”
陈王八岁开始,周离就伺候在旁,荣辱与共,陈王的心情,他怎么可能不懂。
一时间,金殿内,主仆二人抱头痛哭。
宛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到了王宫。
宛和御剑而来,正巧刚下过雨,她不假思索,飞上一重天之上。
她曾经学过酿酒,这种时候,一重天上的云露可是上上佳品啊。
王宫上方的初云,有阳光的温润,还有王室的气韵,所谓千载难逢,机会难得。
万明山的桃花酒,若是换成云露酿制,还不知道怎样一番美味。
宛和兴致很高,跳上一重天的初云上,专心致志地采集云露。
突然间,云下王宫里,传来声声龙泣,震耳发聩,宛和好不容易收集到小半瓶云露,还惊得她洒了一些出去。
宛和拨开云层,一探究竟。原来是陈王,难怪龙声都震到了一重天。
宛和这么爱凑热闹的人,当即收好为数不多的云露,蹦下云层,坐在金殿的屋顶上,揭了一片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