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上马,没走多久,来到河边,一座石板桥横过去,长歌见上面写着“残桥”,看着那条虽不算太宽,但绝对算得上长的桥,怎么与“残”字都联系不上,就不明白怎么叫个“残”字。
桥下河水湍急,小丁忽然拉住长歌道:“小主子,军队来了,先到桥下躲躲。”说完小丁伸手打跑了两匹马,把长歌扶下了桥底。
找到一个凸出处,小丁伸手从腰间解下一条带着铁爪的绳索,一下扔上去,那铁爪样的东西牢牢抓住了桥基那处凸出,小丁一把抓住长歌,一按那开关,那绳索便把两人带了上去。
小丁将那象铁索又非铁索的东西绕在手上,把长歌藏在桥下,自己探头小心往桥上看。
不一会,小丁收回张望的头,靠在桥洞上,长歌感到了“残桥”的震动,沉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仿佛要把桥震垮震塌一般。
长歌只觉得心肺都要给震出来了,真怕这队人马过了,“残桥”真的残了。
马踏着桥过去后,就是沉重的脚步声,长歌一颗心全提脖子上了,生怕被军队发现,将她与小丁就地正法了,等了半柱香的功夫,那脚步声从头顶过完,越走越远,长歌才松了口气,发现贴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
从桥洞上下来,小丁收好那攀桥洞用的东西,才对长歌道:“小主子,马一时找不到了,我们得步行一段路再去找马。”
长歌点点头,只这一日一夜,让她寻夫的勇气大打了折扣,只是走到这里,怎么还好意思回宋大娘的村子,自己走得那么坚决。
军队所过之处如蝗虫经过,十室九空,村毁人亡,小丁一边看一边叹息道:“对自己国家的百姓姑且如此,如果能打赢这场仗真是奇事。”
长歌先对小丁只是充满好奇,现在是五体投地地佩服。
走路虽累,但好处之一就是不冷,身上暖和,长歌与小丁正走着,忽听见一阵鸟叫声,抬头见天上飞过一只青灰色的鸽子,小丁打了个口哨,那鸽子就飞下来落在小丁的肩头上,小丁从鸽子的腿上取下一只小竹管,从竹管里取出一张极薄的纸,打开看完了,小丁就放入口中嚼烂吞到肚里去了。
长歌看着小丁,这一切,小丁做得有条不紊,有胆有识的,长歌忍不住又问:“小丁,那是什么?”
“小主子,小丁不方便讲,如果小主子实在好奇,自有人会告诉小主子的,只是小丁可以告诉小主子,原平城怕要失守。”
长歌愣了一下,怕原平城失守,又找不到傅离了,忙催促小丁快一些,小丁点点头道:“我再去找两匹马,你等着我。”
不过小半柱香的功夫,长歌等得正急的时候,小丁又弄了两匹矮脚昆山马,见又是这样两匹马,连长歌都有些失望,不过真换成高头大马,长歌怕自己还真骑不了,患得患失地爬上了马,长歌才发现自己居然可以不用小丁扶着就爬上去了,兴奋地一拍马,马立刻就窜了出去。
矮脚马虽跑得不快,这一猛窜也吓了长歌一大跳,长歌手忙脚乱抓住了缰绳,小丁也赶紧打着她那匹马追上来,伸手帮了长歌一把,才把那匹矮脚马制止住,心里万分后怕,出来时宋玉城再三叮嘱,小丁真怕有什么闪失,一路上让人都备这种个头不大,行动较慢的马,长歌还差点整出个事情来,把小丁吓得出了一身汗,一路上盯得更紧了。
长歌与小丁就这么昼伏夜行,一路上有惊无险,遇到大的军队,两人就躲开,遇到少的,有时候小丁直接就解决掉了,长歌为了防身,被迫也跟着小丁学了两手近身博击的刀法。
吃着冻饼子和小丁的粥,忍着寒冷,两人终于来到了原平城外,但原平城已经不是长歌与小相可以随便进入的了。
远远看着,原平城并不小,象古城,即便连城门都有年久失修的味道,周围都是山,那原平城似乎就被夹在山中,但原平城周围的地势却相对平坦。
城内,傅宁坤的军队严阵待防;城外,傅成霄的军队将那城团团围住。
小丁带着长歌躲到不远处一座不高的山上观看,从战场上的痕迹来看,这原平城门至少已经经历了五六场攻守了。
这架式一看就是进不去,长歌十分着急,可怜巴巴地看着小丁,因为一路上小丁都能想出许多办法,所以长歌一下把小丁当成救世祖、活菩萨,小丁皱着眉看了一会道:“小主子,青王的军队远远少于大昭军队,怕是守不住这城的,我们还是不要冒然进去,如果我们进去没多久,城就被攻破的话,怕遇到屠城或杀戳这类的事情都比较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