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的情况比宋庄略微好一些,刘思民一开始就在这里搜救,他到了现场之后也一直没有休息,眼白发红,眼睛下边有一片青紫。
看到有船队开过来,他拢了目光仔细一看,看到船头的洛九卿迎而来,雪白的袍角在风中翻飞,乌发在脑后扯开,猎猎如旗。
刘思民不知道洛九卿是什么来历身份,只知道她是轩辕耀辰身边的得力之人,看得出来,轩辕耀辰对她十分重视。
洛九卿跳上刘思民的快船,刘思民上前拱手说道:“你们这是从哪里来?”
“刘大人,”洛九卿还了礼道:“我们从宋庄而来,那边已经搜救得差不多,在下留下两只快船查找遗漏,其余的都随着在下来了。”
“搜救的差不多?”刘思民有些诧异,他这边手忙脚乱,总觉得人不够用,怎么宋庄的这么快?
他的目光那些快船上掠过,他发现每艘快船上都有几个百姓,看到他的诧异,再看看他手下那些士兵的疲惫模样,洛九卿知道他在纳闷什么。
洛九卿回头看了看自己带来的那些人,朗声说道:“儿郎们!开始吧!”
“是!”
一声令下如山倒,洛九卿带来的那些快船和士兵像如箭般的飞驰出去,动作熟练,配合默契,查找迅速。
刘思民目瞪口呆中,洛九卿对他说道:“刘大人,这些青壮年是在下从宋庄带过来的,他们生活在水边,熟识水性,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比士兵们更想救出乡亲百姓,这也是在下为什么能够迅速而准确的完成搜救的原因。”
刘思民听完,深深一躬道:“受教了。”
洛九卿虚扶了他一把,微笑道:“刘大人不必多礼,按照此法,速速安排下去吧,我们尽快赶到范庄去。”
“好。”刘思民点了点头,转身下去立即去做安排。
两只队伍会合,搜救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而迅速,有了村民的帮助,士兵们少走了许多弯路,大船往返的速度也快了许多,一批批的难民送回去,同时又载着许多的干粮回来。
获救的百姓口口相传,大家都知道云州城中来了一位安王殿下,不仅灭了匪患,还把一些当初被逼上山的村民解救了回来,赦免了他们的罪,那些被救下的百姓也都被安置妥当,无论是吃食住宿还是看病抓药,都没有费一分钱。
洛九卿听着这些赞扬的话,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轩辕帝本来想给轩辕耀辰一个下马威,让他办不好差事,却不成想,轩辕耀辰根本不像表面上那样只会嚣张骄横,这一次倒是成全了他。
民心所向,救命之恩,这个是最令人难忘的,何况还是在这种大难面前的救命之恩,还会口口相传,一代一代的影响下去。
最后一站就是范庄,范庄相对来说比另外两个村子要小一些,地势也要略高,所以受灾的情况并不像新城和宋庄那样惨烈。
到达范庄的时候已经半夜时分,水位似乎退了一些,原来分散在这里的救援士兵也救上来了不少的百姓,大船还未到,百姓们就都聚集在两艘快船上。
洛九卿打的头阵,她和刘思民兵分两路,她先带着一半的人来宋庄,刘思民安排着新城的后续工作,一方面安排百姓回城,一方面再安排两艘船仔细的搜索一下。
洛九卿所在的船是一艘尖头快艇,配备最好的一种,这样的船又轻又快,最重要的是属于行军船,有特殊的设计,不会激起浪花,如果趁着夜色,不仔细看不仔细听都不会发现。
可是洛九卿的听力却是极好,她站在船头,不仅听到了水流声、风声,还听到了距离最近的那艘船上有人说话的声音。
有一人在那艘船上,哑着嗓子说道:“唉……一遇到这种事,就我们老百姓遭难啊。”
有人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啊,这个年月,真是让人没法活啊。”
“我可是听宋庄那边的人说,城里给安排的不错,是安王殿下亲自给安排的。”有人小声的说道。
“啥?”哑嗓子的人说道:“这种话你也信?哼,我才不信呢,官官相护,何况还是一个养尊处优的王爷,他能做出什么实事儿来?我看悬呢。”
“那也不定吧,”有人说道:“据说食宿和医药都不收费的,好多人都去了。”
“就是啊,新城村的那个孙婆婆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