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一笑,说道:“凗儿,你虽大了几岁,可这太子妃将来要母仪天下,重要的是人品端庄稳重,年龄小些无妨,可先入宫养些年。”
一番话听得皇上连连摇头道:“说到端庄稳重,朕瞧思雅这孩子从小骄生惯养,脾气暴燥,听说经常打骂下人,只怕要母仪天下有些难为了她。”
皇后微微一笑,道:“思雅到底年纪小些,等成了亲,自然便懂事了,臣妾没嫁给皇上之前,也是那般淘气的。”
她心中略一思忖,拿起茶托,用盖子将水面一片茶叶拂去,轻啜一口,缓道:“凗儿,难不成你真要娶孟家二小姐?”
只听皇上咳嗽一声,说道:“婚姻大事非同儿戏,凗儿,你要仔细想想。”
皇后慢慢转过脸来,瞧着皇上,皇上故意视而不见,又说道:“这件事始终还是你自己说了算。”
想起表妹飞扬跋扈的神情,太子苦着一张脸道:“母后,表妹脾气刁蛮,儿臣不喜欢她。”
皇后将脸一沉,道:“你们俩青梅竹马,从小在一起玩耍,你怎么不喜欢她?”
太子见母亲发怒,不敢大声争辩,半晌,说道:“儿臣虽比表妹大几岁,可从小她便欺负儿臣,儿臣一直让着她,没让父皇母后知道。”
皇后转头看向皇上,脸上微微一笑,道:“难不成你真想学你父皇,纳个宫女做妃子?”
一听此言,皇上大窘,他干咳一声,道:“若东宫宫女中有品貌出众者,也未尝不可!”
皇后一听脸色一变,将茶托搁在桌上,并不言语。
太子摇摇头,说道:“儿臣要多读书,学父皇做一个贤明的君主,儿臣还小,等过几年再说吧。”
皇后嗔道:“本宫嫁给你父皇时,你父皇还没你大呢。”
皇帝见皇后脸上仍有不悦之色,忙安慰道:“皇后不要恼怒,汉武帝不是娶了表妹陈阿娇么,到底不喜欢,陈阿娇不也被废了么?”
皇后道:“皇上博古通今,皇上英明!那凗儿的婚事,那便往后推推再说吧。”
便在这时,太监王商急匆匆走进来,见到皇后,先是一愣,随即向皇后太子行礼。
皇后问道:“王商,何事这般急?”
王商笑道:“回娘娘,户部刘大人从湖北回京,说有要紧事要禀奏皇上。”
皇上忙问:“他在哪里?”
“奴才让他在宣政殿候着呢!”王商恭恭敬敬地答道。
当下皇上起身便走,对皇后说道:“皇后,咱们改日再议太子妃之事,朕先走一步。”
皇后起身送驾,心中思忖如何说服儿子接受思雅当太子妃之事,忽然想起王商来。
王商是个老太监,跟着皇上已有二十来年,从东宫到皇上登基,一直是皇上心腹,素来办事不愠不火,今日倒是十分反常。
皇上走时迫不及待,脸露喜色,其中定是大有古怪。
皇后越想越心疑,向候在一旁的留珠使了个颜色。
留珠是皇后的丫头,从小便跟在皇后身边,皇后入宫,自然把她也带了进来。
留珠长得十分清秀,皇上曾有意宠幸与她,可她坚决不从,说只愿一辈子侍候皇后。
皇后自是十分感动,视她为心腹,从此宫中之事,只信她一人。
留珠自然明白皇后的心思,她略略点头,悄悄地从太子身后走开了。
☆、后宫之主
清晨皇后醒来,宫女送上紫罗裙到床边准备为她穿上,皇后摇头道:“前日内府不是送来一条间色裙子吗?给本宫拿来试试。”
宫女应了,去取了一条黄白相间的八幅绸裙来,皇后起身穿上,旁边又有流水介的宫女过来,当先一位端着琉璃杯,皇后用里面的茶水先漱了口。
又有一名宫女送上一只金盆,用棉巾汲水,轻轻为皇后洗脸。
皇后坐在椅中,任由几名宫女为自己梳头,描眉。她寻思昨日为太子妃之事,心中忖道:“如此看来须得请哥哥来仔细商议一番。”
她与哥哥周允祁是一母所出,自小感情便十分好,入宫做了皇后,自然想让自己亲生侄女嫁予太子,一来亲上加亲,二来巩固自己与娘家人在朝堂中地位。
只可惜哥哥生了六个儿子,却只有一个女儿思雅。思雅从小娇生惯养,讨厌宫里的繁文缛节,每每皇后召她入宫,她便以身体不适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