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道:“话虽如此,谁知道这不是犬戎强迫申侯所做的陷阱,我这样怀疑也不过是谨慎使然。”
晋侯沉思片刻,皱眉道:“不知申侯大人给我们传讯之时是在城内还是城外,倘若在城外,被胁迫的可能性不高;倘若早已撤进城内,秦伯的怀疑便有道理。”
掘突急忙站起来道:“此事晚辈可以作证。两日前我率军来到镐京,当时申侯部队还在城外,是我听了申国小公主的计划,与他们合力演了一出双簧,才让全戎打开城门放心接纳他们进去。”
第二卷:凤点头·镐京之乱 第一百二十八章 依计城门约战时
“哦?如此说来,申国的身份倒是不用怀疑了。”秦伯点头道,随即又皱起眉头,“我实在有些想不明白,五国合一攻城胜算岂不是更大一些?为何非要躲入城中?”
掘突却露出了骄傲的神色:“此事我来回答,这是申国小公主千问的锦囊妙计,大致的意思就是里应外合。我们在外攻城,由他们在内策应,可以迅速瓦解犬戎的抵抗,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其他三位诸侯听了同时精神一振,卫武公哈哈大笑:“这么说贤侄早就胸有成竹了?不如说一说高见,我们几个老头子听听。”
掘突却谦虚起来,急忙躬身道:“小子浅陋无知,哪有什么高见。这一切不过是按照申国小公主千问的意思来说的。”
说罢终于拿出来锦囊!
捧在手里道:“当初我与千问曾暗中约定,倘若里面计划顺利进行,外面又有各国诸侯联兵,那么他自然会送出锦囊妙计,给我们提供建议,好能够里应外合,顺利攻伐犬戎。”
晋侯道:“如此甚好,不知这锦囊之中有何妙计?”
掘突急忙打开,呈到了几位诸侯面前。
三位诸侯也不客气,纷纷凑上来观瞧。只见信中说道:
“掘突哥哥,如今镐京城内防备并不森严,犬戎国主自从杀掉大周天子以后,自以为建立了不世功业,同时,对所有诸侯极为轻蔑,现在正是高傲自满的时候。”
“经过我父亲的努力,如今犬戎早在两天前就将大将孛宁当成护送金银的头领遣送回国,如今兵力已减了三成。另外的大将满也速整日沉溺于与美人褒姒的鱼水之欢中,不思进取。”
“在我看来,犬戎并无大志,只不过想要剽掠金银财宝与美女而已。而我早已将城门处所有的犬戎士兵全部撤换掉,对你们的到来,犬戎一无所知。不提防之下,我们不如约定今夜三更同时举事,你们分兵三路攻打东南北三门,只留下西边城门不打,放其一条生路。”
“如此犬戎必不敢以镐京城内百姓的性命为要挟,然后让掘突哥哥在西城外某处埋伏下兵力,等他们狼狈逃出城后,突然伏击他们,申国士卒再从后杀至,此战必获全胜!”
“如若不慎走漏消息,被那犬戎知道了你们到来,也不用慌张。我会献计让满也速前来与诸位对垒,你们切记与他约定作战时间为明日。只要做到此事,依旧大事可成!”
几位诸侯看完之后纷纷脸现大喜,秦伯忍不住击节赞叹道:“果然妙计!申国小公主这办法照顾到了所有可能的危险,当真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功!”
晋侯亦点头道:“那就按此计来做吧,我们三家负责攻城,掘突贤侄便在天黑之后带兵曲西路埋伏。三更时同时发兵,定要将犬戎杀个大败!”
且说那城墙上几乎全部是申国士兵在守卫,但也没办法不让犬戎士兵上去逡巡,果然没办法掩盖住四国诸侯旌旗蔽空的浩荡军队,三国士兵只得做出大惊之状,同时与犬戎士兵前去报告。
申侯正与犬戎国主对饮,见两名士兵急匆匆进,心中略微咯噔一声,知道第一计已然无辜,随后面不改色的笑道:“何事如此慌急?”
申国士兵急忙抢先答道:“回禀侯爷,国主,外面发现了其他诸侯军队的踪迹,应该是听到了消息前来勤王的。”
旁边犬戎士兵同样点头,表示所言是真。
申侯见犬戎国主脸色有了变化,立刻仰头哈哈大笑道:“真是可笑,就算有诸侯领兵前来又如何?这镐京城易守难攻,凭借当初犬戎大军如此神威,大周几乎没几个兵抵挡都攻了数日才能上来,现在有我两国兵马合力守城,任他多少人都无法攻进来。更何况如今有哪个诸侯敢说兵力胜过犬戎,又有哪个将领能够抵挡满也速将军?国主何必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