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太守府邸。
今日来客都快要踏平门槛。
苏明润对着满桌佳肴,净手后正准备拿起筷箸,冷不丁地听到小路禀报,沈昭武正怒气冲冲地冲进府里。
懵掉的衙役轻轻一拦压根就没能拦住英勇威武的沈昭武。
苏明润泄气地收回伸向筷箸的手,只见沈昭武黑着一张脸跨进门。
苏明润抬头,与闯进门的人两相对视。
片刻,苏明润站起来,客客气气地伸手做请状:“将军吃了么?若是还未,不如一道?”
沈昭武毫不客气地敛袍坐下,小桥马上添上碗筷。
沈昭武净手,盯着苏明润:“将人送到我府上,你是何意?”
苏明润拿起筷箸,夹起一块肉,扫沈昭武一眼,嘴角微扬:“美人配将军,正好。”
沈昭武黑着脸:“宁城本就不安宁,还要添上一批随时有造反可能的降民,你脑子是不是被狗啃了?”
苏明润眉开眼笑:“就为此事,你已经许久不曾正眼看我。”
沈昭武冷冷地暼苏明润一眼。
苏明润嚼着肉,咽下,才叹道:“圣上之命不可违。”
沈昭武冷笑两声,也拿起筷箸:“若你坚持,圣上多多少少会考虑打消这个念头。”
苏明润看着沈昭武,正色道:“我是支持着将降民安置到西北的。”
沈昭武明显一愣。
苏明润继续道:“宁城这一带,本来就地广人稀,加之连年征战,人口年年锐减,要兴起宁城,必先补充人口。”
沈昭武不解:“补充人口有许多路可走,为何一定要选择引入子车一族?北狄降民本就立场不定,若是与六王爷勾搭起来,西北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现在,宁城百姓都随着降民的加入而人心不古,届时混乱起来,你我都无法抵挡。”
苏明润颔首:“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同心竭力,共同守卫宁城。”
这可说到重点了!
沈昭武扯扯嘴角,怒极反而冷笑道:“呵呵,守卫宁城?守卫宁城就是将一切问题都推到我身上么?宁城安危、宁城有关降民的大小案件,难道都要本将军亲力亲为么?”
苏明润一脸诚恳地看着沈昭武:“将与降民有关的案件交由你决策,正是不得已而为之,将军守在宁城八余载,整座宁城都知道你沈大将军的为人正直,也了解你本意不支持圣上的降民安排,本地百姓自然相信你是极公正的。而我到宁城不足一年,民信不足。既然你是百姓心中所向,我不交给你,难道由我做出决定,任由百姓擅自揣摩我意,然后口诛笔伐一起反对我的决定么?”
沈昭武伸向酒杯的手一顿,同情地看着苏明润:“是你自作主张,非要淌这次浑水。”
苏明润白沈昭武一眼:“按你之意,我该抗旨不遵,向圣上以人头保证,我苏明润无论如何都不会淌宁城这淌浑水么?”
沈昭武顿时开怀:“你本应如此。”
苏明润耸耸肩:“你就盼着见到我的人头被悬在京师城门!”
沈昭武敛起笑容:“若非你执意要来宁城,你也绝不会落到如今为难的境地。”
苏明润重新拿起筷箸,漫不经心道:“往不平的地方走,才能看得到更多的冲突,才能做出更多的壮举,不是么?”
这话说得,苏明润也自觉有些心虚。
但也不好说是来为沈昭武挡箭的。
沈昭武给自己斟酒:“苏明润,百姓借着对降民的不满情绪跟着一起胡闹,你总该表态。”
苏明润摇头:“我无需表态,无论哪一边,我都不会偏颇,待移民新策订立,就是宁城太平之时,雁谷县、左山县、长台县……我都有办法让他们安安稳稳,将宁城荒地开垦出来。届时,你在前线打仗,就不用担心后方的粮草。毕竟,崇明城还是太远,京城的粮草,更远。”
沈昭武微动容。
苏明润接着道:“宁城的问题早晚要解决,眼下我解决了地多人少的问题,百年之后,定惠及后人。但成事,还需要你的帮助。”
沈昭武看着酒杯沉思片刻,缓缓道:“你知道,我并不支持移民。”
苏明润认真地看着沈昭武:“现在为时已晚,圣上下决定之时,你就只得与这批降民同进退。更何况他们已经抵达宁城,你现在说不,莫非是还在闹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