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初停_作者:待月成双(41)

2018-02-17 待月成双

  小桥眉毛蹙起,她怅惘地叹气。

  小路装作若无其事地瞟小桥一眼,随意道:“你可知,棋逢对手,明明没输,心中却总有一败涂地的错觉,到底是一件多么刺痛人心的事?”

  小桥不是很理解,但对于“刺痛”感还是深有领会,平日里偶尔忙于女工的她点了点头。

  小路苦大仇深地拉长脸:“宣行先生后来并没有在为官的路上走下去,他是大齐最年轻的状元郎,也是唯一放弃出仕的状元郎,他选择入云梦宫,当一名普通夫子。两年前京中各书院要举办书画大赛,宣行先生回承天书院,师兄弟们皆围着宣行先生问长问短,问着各种云梦宫的琐事,那时少爷与山长就站在院中回廊内,看着被围在师兄弟中央的宣行。”

  小路抽了抽鼻子:“我听到,重岁山长说宣行先生出身平民,兼之为人亲近,师兄弟们愿意亲近,而少爷出身官宦世家,又打小养成高高在上的性子,自然不讨师兄弟们的喜欢。”

  “当时少爷笑着反驳‘我又怎会高高在上呢?’,重岁山长意味深长地说少爷有少爷能成就的事业,宣行先生有宣行先生能做的事,本就不必竞争,宣行已经决定培养未来,他问少爷有何想法。”

  说到这里,小路停下来,他抬手搭在额头上,看着天空出神:“你猜少爷怎么说?”

  小桥盯着小路的侧脸:“怎么说?”

  小路扯了扯嘴角,脸上带着不易察觉的骄傲:“少爷说,他要出仕,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小桥点头:“大人一向为民着想。”

  小路微摇头,笑道:“少爷这争强好胜的心思一旦被挑起,就是不死不休,那时,挤入朝堂的世家子里,也只有少爷的政绩能得到老臣们的称赞,后来,慢慢地,这份争夺的心渐渐就淡了。”

  小桥疑惑地看着小路。

  小路看着已经黯淡下来的天光,苦笑:“似是柳小姐生病后,少爷的雄心壮志也随着病倒了,她离世后,少爷这份争强好胜的念头瞬间就碎了,若非柳家三少相劝,少爷也不会来西北。”

  小路抬手,抹脸,似是想要将脸上的沮丧一并抹掉。

  小桥无措地看着他。

  小路扯起嘴角,双脚不停地前后晃动着:“宁城补缺,京中大臣皆以为西北是烫手芋头,治理不好还要倒大霉,是我家少爷主动接手,来到宁城的这一年,他看到百姓认真而艰难地活着,心有触动,这些日子才勉强打起些精神,宣行先生的出现,很难不让少爷深究,近日少爷情绪低落,也是因为想起旧事,并且担心宁城。”

  小桥面色凝重,许久,方道:“大人心情不好,我们做事也不得劲,府里丫鬟小厮们都情绪郁郁。”

  小路诧异地看向小桥,他挠挠自己头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闷闷不乐是因为你家里有事。”

  小桥手一顿:“你……唉,也不知这宣行先生为何而来。”

  小路站起来,看着不远处一位丫鬟在回廊里点灯,轻声道:“两年前云梦宫的那场暮春会,重岁山长是为了夺回‘天下第一书院’称号而向宣行先生提议在云梦宫举办暮春会。最终结果竟是山长打算落空,还帮云梦宫洗脱与和合塔有关的嫌疑。少爷说,云梦宫反而成为最大赢家,而宣行先生深得重岁山长的理解,暮春集会并没有影响这对师生的情谊。”

  小桥仰头看着小路。

  小路收回视线,低头对上小桥的视线:“我跟了少爷近二十年,却总是不明白少爷心思,更不知道,如何为少爷分忧,若是少爷能和我多说些就好了。”

  小桥神情登时变得古怪。

  点灯的丫鬟转过回廊,往另一条路转去。

  庭院被黑暗侵占,角落里的花花草草影影绰绰,已经看不清原貌,回廊内的灯火,照亮方寸之地。

  小桥想安慰小路。

  小路却耸耸肩,喃喃道:“这次,宣行先生是为何而来呢?”

  小桥抬手撑着下巴,愁眉苦脸:“谁知道呢……”

  小路黑着脸,那张脸和夜色完美地融合起来。

  ☆、稍纵即逝

  五月二十一,宁城的集市日。

  热闹的气氛和热切的天气相辉映。

  平日宅在将军府不出门的姜流丹,听到遥遥提起集市时,想到街上行人往来如织,货物琳琅满目,满心眼里都是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