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行笑了笑,不在意道:“宁城的新策,你准备得如何?”
苏明润手指不自觉地划着桌面:“人口编册整理,调配土地以及暂免两年税收已经考虑在册,只是,奖惩量刑还未敲定,诸如逃跑处置、偷盗抢劫、坑蒙拐骗……子车族的问题与宁城百姓的问题不同,我要站在当地百姓的角度上思考西北的安宁同时还要兼顾他们的感受……”
宣行盯着苏明润那在桌面不停地划动的手,沉声道:“总不能一直宽大处理,西北原本的法则在新搬来的外乡人中还未宣扬到位……怕是要从头开始,将他们重新编订入户,管理到位,使得这场城内城外的对峙猜疑消释,两年的免税收更要真正地实现在子车族身上,西北并不大,盯着这几个郡县总比圣上专注整个江山来得容易些。”
苏明润嗤之以鼻:“旁人说来总是轻松。”
宣行手指抚着书脊,问:“那你遇上何问题?”
苏明润皱眉:“编订入户。”
宣行看向苏明润的侧脸:“虽然会麻烦些,却总比什么都不做好,既然已经丢失一份名单,再重新订一份名单则可,子车弋阳很乐意协助太守的工作。”
苏明润转头,惊讶地对上宣行的视线:“子车弋阳?”
四目相对。
宣行颔首:“正是,子车弋阳。”
苏明润陷入沉思,宣行也不打扰,他拿起书本悄悄地离开,由苏明润自个儿钻研去。
时间悄无声息地迁移,光阴转变在大地留下的痕迹逐渐明显。
早上还是好端端的阳光灿烂一派经好的天空,下午天就突然变脸。
雨丝三两点,慢慢地越下越大。
雨飘落在崇明城上空。
一行人匆忙挤进南北聚,看着窗外的雨发愁。
此行很是顺利,紫云斋的斋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十分配合官府的调查。据称,子车一族在前往宁城途中,本无入崇明城的打算,但因为一路护送的差大哥要入崇明城带手信,负责护送的官差就分成两拨,一拨入崇明城买点心,一拨留在城外看护降民。
那天,买完点心后,不知为何,一位官差心烦意躁地烧掉手中的一本册子,被店中的小二看到了,还听到衙役解释说“这是宁城的大人吩咐的”,至于究竟是哪位大人,小二听得并不清楚。
但既然是宁城的大人,苏明润应自会有答案,但是这场急雨挡住了沈昭武回宁城的脚步。
安静的南北聚内,几位书生打扮模样的人坐在店内,正压低声音窃窃交谈着。
近门窗位置的桌前,围着三个人,正是沈昭武一行人。
姜流丹提起茶壶给众人斟茶,她的语气轻松而又随意:“反正也急不来,那我们就好好享受这午后时光吧。”
沈昭武抬头看姜流丹一眼,自从从紫云斋小二口中得知这份名册已经完全被毁掉,斋主对册子内容并不知情后,她就彻底地放松下来。
倒是子车弋阳急着回去,骂骂咧咧地抱怨西北百姓竟如此厚颜无耻地污蔑子车族。
愈放松,破绽就愈发明显。
沈昭武端着茶杯,视线投在杯中微荡漾的茶水中,他低头,细细地品尝着这壶香雾茶。
子车弋阳看着不急不躁的几人,提议:“我们何不趁雨回去,这雨看着也不大。”
沈昭武淡然看门外一眼:“再等等吧,这雨该不会下得太久。”
子车弋阳叹气,满脸焦急地看着桌面的茶水。
雨渐下渐大,这场雨一大,就会衍生诸多弊端。
心情被雨水浇灌得愈发烦躁起来。
两个时辰后,夜幕准备降临。
崇明城城郊的马路已经泥泞不堪,赶着马车入城的车夫被溅了一身泥土。
带着泥巴的马车在街上驶过。
子车弋阳瞟一眼门外,看到被雨折腾得特别糟糕的马车,心中的不满慢慢地堆积着。
本就很是不满沈昭武的“再等等”,这一等,使得本该一日半的回程硬生生地被拖为两日,子车弋阳黑着一张臭脸,丝毫没有掩饰自己怒气的意思,临近掌灯时,他的怒气崩到临界点,子车弋阳拍案而起:“到底还要不要回宁城?!”
沈昭武淡定自若,抬头暼子车弋阳一眼,颔首:“那就回吧。”
子车弋阳一时怔愣:“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