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_作者:不知春将老(57)

2018-02-24 不知春将老

  周昶景不耐烦推开,径直跑到了前堂,独留孙瑶环在身后切齿。

  周昶景见茱萸昏迷着,先伸手探了探额温,惊的立马抱起往晖春阁跑,“快宣太医!宣太医!”

  周昶景边跑,边觉着心中好似某样东西要炸开一般,难受的不知说什么好。

  宫人一路跪下,都齐齐低着脑袋,也不敢往前看。

  彩莲、鸳鸯,见皇帝冲了进来,皆是吓了一大跳,正要行礼,周昶景道,“快拿一盆温水来,给你们主子敷上!”

  彩莲看了茱萸一眼,方知出大事了,鸳鸯去烧姜汤,彩莲在床边伺候着换小巾。

  待得见了杜太医,周昶景命人外头候着,只让其好生切脉。

  杜太医拿了茱萸手来,诊了半日脉息,眉头微皱。

  周昶景见他如此,便问道,“可是哪里不好?”

  “微臣看歆才人这脉象,木盛生火,经水不调,再加上受了寒气,累着了,方致高烧。”杜太医边说,边又请命道,“微臣斗胆,还望看下歆才人面色,才好有个全面的诊断。”

  周昶景听着有理,命彩莲等将幔帐收起,杜太医见了茱萸,直叹气,”怕是已然淤血凝结,现下舒筋活血最为要紧。“说着便开起药方来,又对彩莲道,”吃药得抓紧,切不可再拖延了。“

  彩莲点点头,忙跟着出去抓药熬制。

  因着茱萸依旧昏迷,待得彩莲呈上药来,也是无计可施。

  周昶景见状,也未多想,只含了一口,贴近茱萸,便喂了下去。眼见着药可算喂好,大伙方才松了一口气。

  周昶景也觉有些疲倦,先回了乾曜宫,着鸳鸯与彩莲悉心照料。

  到了午夜,茱萸忽而出着大汗,浸湿了床帏。亦因着腹痛至极,竟然疼醒了,不多会下身出了一滩血来。

  彩莲掌了灯近了瞧,吓了一大跳,”天呐!主子!您出血了!“

  鸳鸯道,”我去请太医。”

  茱萸强撑着眼皮,哑声道,“必得请沈誉沈太医来……“

  正文卷 第三十六章 一叶知秋(二)

  待得沈誉前来,茱萸已是血行不止,又昏迷了过去。皇帝听太监来报,亦匆匆来了晖春阁探视,见茱萸此状,知定然有异,命人去将杜太医也叫来。不想太监来报,这杜太医早已不在太医院。

  沈誉探了半日,连连摇头,“这脉象如此凶狠,实在是难以置信。”

  周昶景听了蹙起眉头,“此话怎讲?”

  沈誉回道,”启禀圣上,这歆才人本就是气血有亏,身子柔弱之人。本是受了胎,该是一波喜脉,可是受了些凉气,也动了胎气。这本是开些安胎之药便好,却不想,这有人竟然用了虎狼之药。“

  ”若是微臣没探错,当是里头加了斑蜇,这用药之狠,如今才人是元气大伤,一时怕是难以痊愈。这得多调养些时日,且要闲言闲事不闻,方可恢复几成。”沈誉又边思边道。

  周昶景听了,龙颜大怒,当场摔了一枚茶盏,“这杜名理好大的狗蛋!竟敢欺君犯上!还谋害歆才人与朕的龙脉!当斩立决,方能解朕心头之恨。”

  薛巾小心翼翼道,“奴才方才听人来禀,说是杜太医傍晚时分未回太医院,多半是卷包袱逃了。”

  “着朕口谕,通缉杜名理,定要抓捕归案,朕要亲自问问,他这哪儿来的狗胆!”周昶景此番是动了真气,旁人看了,都吓得跪在地上,也不敢出大气。

  沈誉先开了一剂退烧的方子,守到天边渐亮,见烧退了,才又开了几剂调养的方子,嘱托彩莲道,”这药一日三次,断不可少,膳前服用,莫要忘了。”

  彩莲点点头,眼睛在夜里早已哭肿成核桃大小。

  周昶景见沈誉如此说,稍稍放下心来,便去了早朝。

  日间,茱萸醒了,鸳鸯忙扶住道,“主子可算醒了,先吃些粥食吧。”

  茱萸摆手道,“倒无甚胃口,且先给我一杯水。”

  彩莲忙递上,茱萸抿了口水,见她模样,只道,“怎的一夜不见,你这眼睛就肿成这样了?”

  彩莲撅嘴道,“看主子昨日夜里这样凶险,奴婢真当是死的心都有了。还好您这会醒了,还是沈太医妙手回春。那个杜太医,咱们先前可从未得罪过他,也不知怎么,就要置主子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