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等她到了亭子里,陛下竟然不在!
“周小姐回来了,真是好,陛下很是关心挂念你呢,回来了就好。”步妃娘娘淡淡的说道,命令宫女给周宜添席备茶点。
“娘娘,陛下在哪里?”周宜心里有点惊讶。
步妃有点遗憾的道:“真是不巧,原来陛下同我在这里等你来着,想着这晓荷亭子里看湖水景致很好,你一定喜欢,哪知道就在方才,御史台的张大人有急事禀报,陛下急匆匆就去了。”
见周宜脸色微变,步妃笑盈盈道:“周小姐也不要太难过,日后周小姐还可以再进宫来求见嘛,陛下如今日理万机的,也不是人人都能见着呢,就是长乐公主都不能日日见到呢。”
周宜的脸色苍白了。
第二十章:殷太后
说实话,周宜是非常难过的,原先周宜进宫是没有什么“求见”一说的,她从小就长在宫里,二舅虽然不怎么有时间看孩子们,但是对她也是极好,而且,她的外祖母殷太后,只有她这么一个外孙女,二舅原来就不是她亲生的,所以,宫里的皇子公主们,除了太子,太后都不怎么喜欢。
原先的周宜,在宫里,是比公主皇子还要尊贵的存在。她要见谁,去哪里,都是直接去的。
可是如今,她见一见二舅,都要看着这宠妃在这里打机锋。
周宜收拾了心情,慢悠悠道:“原来陛下如此辛苦。”
步妃娇笑一声:“是呢,陛下日理万机的,连我都不怎么能见着面,周小姐好不巧啊,若是周小姐着急,我便派人送您过去找陛下?”
像什么话,哪有趁着陛下忙的时候去找的道理,周宜又不是争宠的宠妃,一定要见着不可。
原先步妃可是待自己温和周到,奉承的不得了,即使奉承,还是那种毫不做作的奉承,让人觉得她是个温柔懂礼貌的宠妃,对陛下的亲人都照顾的很好。
若不是每天被父亲念叨不要跟后宫皇妃走的太近,周宜说不得真对这步妃推心置腹,当作自己最亲近的舅母了。
如今周宜只觉得自己傻,皇后早在十多年前就不在了,这宫里步妃最得宠,怎么可能对自己一个小女孩儿这么周到,不过就是看中了父亲的身份罢了,如今父亲前途未卜,未婚夫太子又惹了这么多的事端,她怎么可能还把自己放在心上。
“娘娘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不过是个晚辈,远游归来拜见长辈罢了,哪里能因此而耽误陛下的大事,既然如此,我便也不好多陪娘娘了,说来也是,我从外归来,本来应该是先见外祖母的,这宫人竟然把我引到了这里,周宜不多陪了。”
周宜说着就起身要走,她是大将军的女儿,母亲是卫国公主,陛下已经把卫国封给了她了,论身份,她也不比步妃低,宠妃再得宠,也不过是妾,哪有人晚辈来了不见外祖母先见了舅舅的妾室的道理。
周宜冷着脸起身,步妃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这就是明摆着不给她脸了。
可是她一时间又不敢对周宜怎么样,陛下对这小丫头还是很喜欢的,毕竟是唯一的妹妹唯一的女儿,自己这时候给了她什么不痛快,陛下也不会高兴的。
于是她脸上扯出个勉强的笑容来:“周小姐说的对,是这宫女不懂事,我这就让她领小姐去见太后。”
周宜淡淡道:“不必了,我自幼在太后身边长着,那里的路我比你们熟,自己去就可以,别又给领进了什么不该去的地方。”
她说着便领着紫林就走。
步妃在后面气的一把推掉了桌子上的点心,恶狠狠道:“死丫头,死到临头你还敢这么跟我说话,早晚有一天叫你乖乖求饶。”
一旁小宫女小心翼翼的收拾起地上的东西,步妃冷冷道:“收拾什么,还不快去告诉太妃娘娘,周家大小姐回来了。”
哼,嫡亲的祖母太后把你当作心肝,太妃可不是!
周宜没到福寿宫的时候,福寿宫的杜妈妈就带着人迎了出来,脸上堆着笑容。
“小姐回来了,太后可高兴了,自午饭后就巴巴的等着呢。”说着亲昵的拉着周宜的手,拥着她进去。
太后的身体不好,今日倒是穿戴的精神的很,见到周宜进门,就哭了。
“我可怜的宜儿,你受委屈了。”殷太后抱住周宜就哭,满屋子的宫人都伤心的不行。殷太后如今贵为太后,受尽荣华,但是足足是个命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