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随口问道:“后来呢?”
“后来,他就搬走了,”他有些遗憾说着,“为此,我还闷闷不乐好长时间,也不知道他搬到哪里”
夏夜寂寂,凉风习习,唯有虫蛙鸣唱,时高时低,小院里谈话声音不断,不过多半是他在说,她在听,偶尔她也会插上一两句的疑问。
夜色渐浓,直到街上的更声再次响起,卫辛则站起身来。
他问,“姑娘要走?”
她颔首,“是”
他默了一下,才笑道:“下次姑娘来,我一定备上好茶”
她顿了下,轻轻答道,“好,只要不是茶叶末就好。”
☆、第十六章
她是来还东西的,若不是如此,她从未想象她会有机会坐在甄府宽敞明亮、庄重华丽的大厅内。
“真是稀客临门,”甄晓荣一身墨绿色的宽袍,优哉游哉地走了出来,“卫大人,”
卫辛则直起身,“甄大人”
“卫大人到此,所为何事?”甄晓荣看着她,扬起一抹春风笑意。
“我是来还这个的”她示意了一下,手中的湖蓝色衣裳,“衣裳我已经洗过了,”
自有仆从接过衣裳,甄晓荣笑容灿烂,“不过是一件衣服而已,没想到卫大人亲自来还?直叫甄某感动”
吝啬如他,她怎敢不还?她心底暗暗腹诽着,当初是谁特意命仆从交代这衣裳是借她的,这不,她特意来还。
“东西已物归原主,那卫某就告辞了”既然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她就不多留了。
“卫大人,且留步,”甄晓荣出声叫住她,又道:“早就听闻卫大人画技了得,正巧适才我刚刚画了一幅画,还望大人能够品评一二”
见她略有迟疑,他又道:“虽说我与卫大人政见有所不同,但你我同朝为官,大人不会连甄某这样小小的邀请都拒绝吧?”
若是就此拒绝,确实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卫辛则只好点头,“如此,便请带路”
甄晓荣听了,很是高兴走在前面。
卫辛则瞧了瞧走在前面的甄晓荣,只见他神情悠闲,两步一停,三步一顿,边走边解说甄府内的景致,不过是从客厅到书房,就走了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
好不容易到了书房,甄晓荣引她到书桌旁,指着一幅墨迹未干的画,问道:“卫大人看看,我这幅画画的如何?”
卫辛则凑上前瞧去,只见画上是棵大树,根深叶茂,十分繁盛,只不过,就在大树下有一只不起眼的小蚂蚁,若是不仔细观察,就难以发现这只蚂蚁。
她盯着那画,“蚍蜉撼树?”
“恩,卫大人一眼便看出了我的画中意”甄晓荣拿起毛笔,做思考状,“该题写什么字呢?”
“蚍蜉撼树,勇气可嘉”她直道胸臆。
只听他轻笑一声,“勇气固然可嘉,可惜自不量力,以卵击石,最后难以善终”他转过头,眸光流转,“正所谓人生苦短,何不择良木,也好走得轻松些?”
“大人所言有理,只是这小蚂蚁岂会不知这大树根深蒂固,难以拔除?不过,它的心中早已认定了一条道路,就算是困难重重,也会坚持走下去,因为它知道只要这株陈年腐树倒下,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清明盛世!”
她说这话时,一双清澈的眼瞳里因充满希望而闪烁灿烂的波光,是那般闪耀明亮,让人久久挪不开眼。
甄晓荣默默凝睇着她良久,心中竟然升起一种异样的情绪来,这种从未有的情绪让他有些不安,他按下那股不安,唇角又扬起不屑的邪笑,“清明盛世?”
自从他出生以来,这样的词语,模糊而又遥远,似乎很久都未被人提起了。这样的理想,曾有多少读书人期盼过,可一旦入了朝堂,又有多少人还怀揣着这种梦幻泡影的东西?而此刻,站在他面前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御史,她有何德何能,竟跟他谈什么清明盛世,真是可笑!
卫辛则看出他的笑容中的嘲讽,不过她不在意,因为她知道他与她立场本就不同,信仰不同,手段也不同,这就注定了他们走的路不同,他与她本就不是一路人!
---
又是一个夜黑风高夜。
追赶的脚步声、呐喊声在她的身后,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