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也是颓废的一叹息。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第八十一章
骂归骂,第二天早上谢抒还是一早起来穿上了自己的朝服踏上了许久未曾走过的路。
一路上以前相识的不相识的同僚都来和他打招呼。抬眼望去很多朝臣都不再是他认识的人,这个朝堂换了新鲜的血液就快要变成他不认识的模样了。
“国公爷!真是好久不见了!”卢太傅友善的问候道。
谢抒感慨道:“是啊!一转眼我已阔别朝堂真多年了。”
平王也过来套近乎。“本王仰慕国公已久苦无机会相见,今日一见真是相见恨晚啊!”
谢抒疑惑的问到:“你……是哪位?”
他旁边的官员不愤道:“这位可是平王殿下。”言外之意你还不放尊重点!最好自觉站队!
平王脸上的笑容一僵,又慢慢恢复如常说到:“在下年纪尚轻又与国公并无交集。国公不知道本王也属正常。”
“哦。老夫年纪大了跟不上时移世易的世事了,只能在故人旧事中走不出来。诸位见谅啊!”
如果刚才只是无意的一问,那这明显就是在怼他!平王的脸色是真不好看了。
这几日朝上是天天的吵!不过,重头戏还没来。礼部尚书王恪年纪大了正好这几年朝堂上越发暗潮汹涌。他不干了要致仕回家游山玩水了,就递了折子。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走了之后,这个礼部尚书的缺谁来填!
为此,朝上这几日都像个爆竹一点就燃。众大臣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吵成乌鸡眼!
别误会,礼部尚书的事儿还没正式提,目前还在走流程。有些官员致仕是为了以示尊敬皇帝会再三挽留,然后官员坚持递折子,最后皇帝叹息的赐下许多东西然后同意。但皇帝病了,所以他们四人代行其事。
王恪就是这样,他已经第二次递折子了。几人也按照惯例第二次将折子还了回去。他们心知肚明,马上就是第三次了!这次定然会同意王恪正式致仕,那朝上的大战一触即发!该撸袖子的撸袖子,该清嗓子的清嗓子!
这几日的争吵不过是大战前的热身,是气势上的对阵。谁吵输了就是气势上先输了一筹。
这几日不但朝中很是热闹朝下也是人心沸腾。该送礼的送礼,该拉关系的拉关系,一时间各家都多了几门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平王一派想按插自己的人,卢太傅等人又看他不顺眼不希望朝中权利失衡。各个世家又想让自己的族人上位好把家族往上移一移。众人都是暗中筹划各种算计,就看谁能多算一步成为最后的那只黄雀!
按照常理,上司致仕了应该是下面的人顶上,因此礼部侍郎崔元升职的可能性很大。但职位越高变数越大,有些常理会被有心人所忽视。
当然,说到常理,侍郎是尚书的副官,一个尚书配了六个侍郎。所以除了崔元之外还有五个侍郎。其中一人背靠平王,一人是杜相的侄子,还有一人是自己努力爬上来的寒门士子。另外两人没什么存在感不过是混个官职俸禄的纨绔子弟基本没他们什么事儿。
那为什么说崔元最有可能呢!首先在这个重门第的时代,他出身清河崔家就先赢了一筹。其次,他的评绩很好,风评也不错。另外,在这个全民皆看颜值的时代下他白俊的风姿为他加了不少分。所以他的呼声是最高的。
当然,这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杜相和平王内讧了!杜相家世并不显赫,能有今天全靠自己爬。他这么精明的人当然会为自己的以后打算。所以他坚定不移的要拉他子侄上位!奈何他儿子天天斗鸡走狗惹是生非明摆着就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他骂也骂了打也打了都没用,他老娘护着呢!后来看他侄子还比较乖干脆放弃了去扶他侄子。但是,注意!这个侄子比起他儿子确实听话多了,除了脑子缺根筋没其他毛病!好吧,他是真傻!不用别人挖坑他会自己跳进去埋好。
杜相绝望之下发现还有礼部尚书这个职位。这个职位虽然位高,但也没那么烧脑!也不像工部事情多还容易倒霉!他觉得这个位子相当适合他侄子!
不过,平王就不这么认为了。对于平王而言与杜相只是合作关系,那这种位子上还是坐着自己的人比较好。这一下就僵持了起来,他们手下人也是干着急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