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童家要穷的只留下房子了,但是没关系,她有银子呀。
她有田有银子,她是安平村首富!
提心吊胆这么久,可以愉快的过安稳日子了!
翌日,杨文霄又来到了公鸡山,他亲手在树下弄了一圈铁栅栏。
山上小动物多,为避免这些虞美人被糟蹋,他要做一些预防措施。
而且他还命杨晔杨旺两兄弟把这里到下山的路修一下。
今后,这片虞美人就交给童家人看守了。
修小道期间,他偶尔会留在白鹿书院考校书院的学生,这些学生可是将来对抗世家的中坚力量。
就这样,等山脚到歪脖子树下的小道修好,也到了杨文霄离开的日子了。
他在白鹿镇停留了半个月,对于十几年没离开过京城的他而言,这些时日够久了。
临行之前,他下了圣旨。
童家本为平南王顾煜后人,奉平南王之命看守前朝国库中的宝藏,结果一时不察将宝藏丢失。
看在其曾多次赈灾为朝廷解难的份上,死罪免了,但活罪难饶:没收童家全部家产。
全部家产,这包括童家在镇上的醋店,家里所有田地,以及多年的积蓄。
但也只是没收财产,童铁虎的村长之位没变。
第423章 你们觉得委屈了?
这道圣旨装着没发现童家要谋反,也没发现童家和左相的联系,只揪住了童家将宝藏丢失这一过错下了没收家产的处决。
虽说宝藏是当年平南王凭着实力抢的,可这批宝藏取之于民。
若不是念在童家已经将三千万两用在了百姓身上,那童家牢狱之灾跑不了了。
弄丢了属于百姓的东西,就是有过失!
这圣旨一出,举村哗然。
这些时日以来,村民都知晓山上有个密道,密道里可能藏了大批宝藏。
但是,这事的关键点对于他们来说是“可能”。
可能有,那就是没有。
因此尽管太上皇都来了,但他们也都把这事当做是传说。
这种故事离他们太远了,远到连相信是事实的念头都没有。
可现在太上皇下了道圣旨,说童家是什么平南王的后代,说山中密道里真的藏有宝藏,而且童家给弄丢了。
平南王是谁,基本上没人知道。
但宝藏这个,忒玄乎了吧?
看童家日常的模样,不像是藏有宝藏的人家呀。
家中的田地还没乔小麦家的多,平日里穿的大多是麻布衣衫,吃的吧,虽然顿顿都是白面,但人家家里有田镇上有店,伙食好点儿很正常。
这一家子,甭管是上看还是下看,怎么都看不出是家藏宝藏的人家呀!
不止是村民有此疑惑,童家自己人也疑惑。
关于宝藏的事,整个童家就童铁虎、童兴达、童三郎三人知道,其他人全都不知情。
于是杨文霄这个圣旨下来,一群人全懵了。
宝藏这个东西对他们而言太遥远,太遥远,因此他们没把那原本就没啥概念的宝藏放在心上,他们心疼的是家里这些被没收的家产。
家中的醋店说封就给封了。
以至于童大郎一家不得不搬回村子里。
家里的田地也说收全都收了。
虽然已经在镇上有了店铺,但说到底童家还是乡下人,只要是乡下人,那土地就是其命根子。
童家差不多两百亩田地,包括童家五个男人的授田以及这些年陆陆续续买的几十亩田地,一下子全都没了。
家里的积蓄也说收全都收了。
童家一直没分家,田地里的产出和醋店的收益全是童铁虎在管,几十年的积累,已经有上千两白银。
因此之前张氏一点儿都不惧分家,反正家底厚,就算是分家了那家境也稳稳的超过安平村大部分人家。
可现在呢,上千两白银,没了。
醋店,田地,积蓄。
这三样最重要的东西,说没了就没了。
有宝藏的时候他们没跟着享什么福,可现在就因为这他们毫不知情的宝藏丢了,他们就得一下子由富裕跌到了温饱线以下。
没有醋店没有田地没有积蓄,家里只存着麦收时收的上千斤麦子。
就这么点东西,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而且还在太上皇跟前挂了名,以后太上皇再想到这事的时候,会不会再降下什么责罚?
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