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要翻天:腹黑相公,来种田_作者:乔七七(510)

2018-02-08 乔七七

  之前她已经让乔长顺准备好了用柳条编的、带孔的、类似篱笆那样的长方形的网,专门晒红薯干用。

  把柳条网放到一个凳子上,而后往上面放切好的红薯条。

  这会儿虽然已经入秋,但秋老虎猛烈,阳光日照很充足,很快就能晒好。

  晒好的红薯条表面上带着一层渗出来的糖霜,放入口中又香又甜,还很有韧劲。

  这种做法做出来的红薯干不硬,不像后世的那种放入口中嘎嘣脆,这种红薯干软软的,老少咸宜,不管是牙口不好的老人还是小孩子都能吃。

  不过这个做法,毫无技术含量,和腐竹比起来有过而无不及。

  因此只能在自家院中悄悄的做。

  而且,如果拿出去给极味居和醉仙楼的话,那边的大厨很快就能研究出来。

  不过这点儿乔小麦也不怕,她的红薯干依仗的不是技术,而且红薯的质地,有着灵泉水加持,她相信那些有钱人肯定会愿意买她的红薯干。

  这一批做出来的红薯干大概有两百斤,留下五十斤自己吃,剩下的一百五十斤乔小麦和童三郎一道送去了镇上。

  首先要给谷院长和杨晔送一些,谷院长这个镇县之宝,必须好好感谢。

  杨晔这根大腿,帮了她不少忙,也要感谢。

  第668章 县城头名

  对于乔小麦又过来送吃食的举动,谷院长是极力赞成的,笑得和蔼的像是年画上的老寿星。

  等品尝过红薯干之后,不由对着乔小麦竖起了大拇指,这姑娘厉害,送过来的东西又美味又适合他的牙口。

  白鹿镇出了一个乔小麦,他可是有口福咯!

  乡试的试卷,他在当天就已经批复完毕并且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这会儿见乔小麦和童三郎两人脸上一副想问但又不好意思问的模样,便笑道,“我给三郎定了头名,其他的,得看陛下怎么说。”

  不过也应该八九不离十,上次太上皇也夸了童三郎呢。

  乔小麦和童三郎听到这话,自然是大喜,乔小麦激动的下意识搓着手——这动作见乔长顺做得多了,这会儿不由自主就做了出来,“院长,这、谢谢您,谢谢您!”

  “不用谢我,是三郎试卷答得好,我只不过是如实的做出了判断。”谷院长笑眯眯的摆摆手,又捏起了一根红薯干放入口中慢慢的嚼着。

  “他靠着自学能有此水平,不错不错。”

  谷院长也不知道邓春的存在,和张氏等人一样,以为童三郎这些年全在自学。

  乔小麦和童三郎对视一眼,两人都笑得谦虚。

  谷院长又道,“回去之后继续读书,再有几天皇榜就出来了,该准备会试的事宜了。”

  童三郎闻言应是。

  在乡试结果出了之后,一个月后会在府城举行会试,行程上有些赶。

  谷院长又提点了童三郎几句,这才让两人离去。

  两人从谷院长的小院子出来,去找杨晔留下的小杨侍卫。

  小杨侍卫品尝了一下红薯干,和上次一样,又要去弄大冰坨,乔小麦忙拦住他。

  这红薯干可以放一放,不需要冰冻。

  小杨侍卫听了,便只拎着二十斤红薯干去驿站了——有五斤乔小麦留给了他。

  从书院出来,乔小麦难以控制心中的激动,一张小脸眉飞色舞,“这感觉怎么跟我自己中了高考状元似的?”

  “一个县城的而已,这只能算是县城状元。”童三郎道,“再说了,最终结果是圣上定的,谷院长这个只做参考。”

  童三郎这么一说,乔小麦脸上的笑不由僵了一下,是哦。

  这永安帝对童家是个什么态度?

  不过当初太上皇不反对童三郎考科举,那就说明杨家人不反对童家有功名在身吧?

  “算了,不想了,反正几日后就有结果了。”童三郎有功名,这是锦上添花,没功名的话,那日子还是照旧。

  “走走走,去极味居,这些红薯干我要大赚一笔。”想起美味的红薯干,乔小麦又高兴了起来。

  童三郎也顺势转了话题,“可惜今年只种了五十亩。”

  红薯亩产量很高,一亩地能产三千斤,五十亩能得十五万斤红薯。

  十五万斤,听着很多,可是想一想卖原材料时那低廉的价格,这个数字怎么着也高兴不起来。

  想当初一个佛跳墙就是三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