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要翻天:腹黑相公,来种田_作者:乔七七(752)

2018-02-08 乔七七

  自打童三郎中举,这些人便觉得自己身价也提升了,连醋都不做了,也不下地干活了,想要过以前那种闲散富贵的日子。

  那会儿家里有田地有醋店,所以可以富贵。

  但现在嘛,童三郎虽然中举,但每年只有五百斤粮食的俸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

  这些人拿捏着身份,却捞不着任何好处,眼瞅着要喝西北风了,这会儿终于愿意放下身段了。

  李柔被乔小麦当面讽刺,脸上闪过几分不自在,口里道,“那都是以前了,距离过年不远了,挣个过年费,把这个年给过了。”

  “自打分了家,小星小月没尝过好东西,这半年来更是连一件衣服都没添。好歹是举人的侄子侄女,不能让他俩这么寒酸。”

  乔小麦闻言,挑了挑眉,“童三郎他不要名声不要脸,你们不必特意穿新衣服给他挣脸面,他不关心这一点的。”

  李柔“……”

  她笑的更勉强了,“穿了新衣服,他们俩也高兴。”

  这个解释乔小麦勉强可以接受,她点了点头,“只要你男人愿意,那尽管去。”

  她对童三郎说过,只要这帮人愿意改,那她给机会。

  李柔闻言,高兴了,“那你说说,具体怎么做?”

  “学习如何做两轮车,能做多少做多少,卖出去之后所得的银钱,给所有做工的人平分。”

  “那大概能挣多少?”李柔最关心的是这一点儿。

  “谁知道呢,看具体情况。”

  一两银子一辆,对于县城和镇上的人来说可以接受,对于乡下的农人来说,这就不好说了。

  一堆木头加上一个铁链子就值一两银子?

  如果一两银子一辆卖不出去,到时候会降价的。

  现在她还真不能给出保证。

  李柔闻言,犹豫片刻,还是点头道,“就算上大郎吧。”

  之前修火炕,全村的人出去到县城其他地方干活,每家最少也挣了十多两银子。

  那时候全村的人都学了,这会儿乔小麦只要三十个人,人少了,这银子应该能挣的更多吧……

  带着挣银子的想法,第二天,童大郎跟着村人一起去了庄园。

  到了庄园,童铁虎和乔长顺两人当师傅,教导这些人具体该做些什么,怎么做。

  童大郎看着童铁虎,不由心里悲愤,原来这活计又有他爷爷的参与!

  上次火炕分给众人,这会儿两轮车也分给众人。

  有这种好事,怎么胳膊肘总是往外拐!

  自己的亲重孙子都没新衣服穿了!

  第996章 不满

  深深觉得自己受了委屈的童大郎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和童铁虎谈起了这个问题。

  今天他见识到了自行车,还亲自骑了一会儿,这东西好学,一条腿踩在脚蹬上,一条腿撑着地,随便跨两圈就掌握到平衡度了。

  简单好学,还轻便,他深刻认识到这东西若是出手将会引起多大的波澜。

  一两银子一辆,这对于贫困人家来说可能买不起,也舍不得买,但在安平村,这个问题并不存在。

  之前的火炕,只要是出村子去别的地儿给人家垒了,那最少也能挣十多两银子。

  淮安县包括白鹿镇,这么大的市场全是他们村的,跑的快的伶俐的,甚至挣了近百两银子。

  这么多银子,拿出一两买一辆自行车,完全买得起。

  而且正是因为出村子去别的地方了,他们更能认识到自行车这到底是一个怎样便利的东西。

  去相邻的村子,这离的近,十几里路或者是几十里路,全靠两条腿,这会儿都穷,有牲畜的不多,走习惯了,也不觉得这十几里路几十里路远。

  但在几十里路之外的村子,这就有些难了,不能一天都耗在路上呐!

  于是就有人去租牲畜,大家一块拼个车,去县城去更远的村子。

  但牲畜真的太少了,安平村几乎全村的人出动,这种情形之下注定有人凑不到牛车驴车,凑不到的,那只能靠自己两条腿了。

  大冬天,下着大雪,缩着脖子,扯着填满各种毛絮或者是麦秸的冬衣,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雪地里艰难的前行,脚下的布鞋早就被雪水渗透,那种滋味那份心酸,谁走过谁知道。

  在这种情形之下,自行车,这种神奇的两个轮子的车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