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多癖_作者:贺心渔(289)

2018-02-10 贺心渔

  上一次巫晓元来金汤寨,于家父子还活着,明月也没有如今的威望,巫晓元跟在明月身边不显山不露水,连四当家闫英寿都没怎么注意到他,这次回来,明月显然是要好好尽一下地主之谊。

  关于谢平澜托了巫家老太爷来提亲这事,明月想的还有很多。

  上一次明月气愤伤心之余跑回了金汤寨,转眼间过去了好几个月,她有了自己的人手,时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月觉着应该和父亲再开诚布公地谈一次。

  不但是他们父女俩,还有娘亲和弟弟。

  这不仅是一桩亲事,更关系到他们全家人和金汤寨日后的前途命运。

  若是注定与陈佐芝分道扬镳,就需得早做打算,金汤寨虽然建在山上易守难攻,却是深入邺州腹地,实在不行,该舍弃就得舍弃,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十一月中旬,巫晓元几个回到金汤寨,同明月见了面。

  据巫晓元讲,他的堂叔祖已经在去军前的路上了。

  明月当即跑去找江氏:“娘啊,咱们也去。您去帮我盯着些。”

  江氏深深吸了口气:“好!你爹跟咱们要钱,给不给他?”

  明月看娘亲神情毅然绝然,心下大奇,暗忖:“难道娘亲真打算一个大子不给爹?”口里笑道,“那还不是您说了算。”

  她怕江氏真就能做得出来,停了停,又道:“粮价现在已经降到了六百文一石,我估摸着拿个两三千两出来,给我爹补贴补贴就够他们过个肥年的了。”

  第137章 闺女老婆丈母娘

  为了增加此行的胜算, 明月又去磨了外婆曹氏。

  曹氏也才刚年过五十, 没有老到不能动,来山上住了快一年, 身体早养好了。此行明月要带着娘亲和弟弟同去,自然不能把外婆一个人留在山上。

  说服外婆很容易,撒撒娇就好了。

  曹氏找外孙女婿的标准不高, 只要能和汪宝泓的条件差不多, 真心实意对明月好就行,待听说是已故谢老太傅的嫡孙,又被明月救过, 乐得合不拢嘴,捂了嘴悄悄和外孙女道:“乖孩子,你比你娘眼光可强多了!”

  明月嘟着嘴道:“我爹不同意。”

  曹氏哈哈而笑:“不用管,等外婆去说他, 他那是嫉妒。”

  明月由衷赞道:“外婆高见!”

  等出发时,队伍里除了明月和她的家人,便是高亮、巫晓元带着百余名新招揽的好汉。十余辆马车, 长长的马队,浩浩荡荡往军前去。

  明月暗忖她爹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生面孔, 不知会做何想法。

  这些人可都是不愿意追随陈佐芝的,要不然也不会投奔到她这里来。

  若能对她爹隋凤有所触动就好了。

  杜昭的密州军刚打下京城, 时局每一刻都有新变化,明月一行走在路上,不停有消息传来。

  先是肃州的韩承范自立了。

  肃州在定靖以西, 北同戎州相接,南边便是巫晓元的老家西明州。

  西边诸州长年干旱,地广人稀,除此之外,一些地方还有外族聚居,情况颇复杂。

  韩承范这也算是步陈佐芝的后尘了。

  不管是出身还是名声,他都比陈佐芝要好的多,这几年他做为肃州一大势力,手下聚集了不少悍将,大家都觉着他早该反了,没想到一直拖到朝廷丢了都城才有所动作。

  还有一个消息,早在明月的预料当中。

  朝廷向邺州再次派出了钦差,要招安陈佐芝。

  这一次听说皇帝和众位大臣全都是诚意满满,哪怕陈佐芝以侄子一条命,儿子两条腿为借口,把原来的条件全部推翻,摆明了要狮子大开口,也没有令他们退缩。

  只要能平定杜昭的密州军,拿回都城,一切皆可商量。

  招安的事在邺州民众当中并不是什么秘辛,明月和费长雍在京城那会儿就有不少传言,如今舆论分成了两派,因为陈佐芝一直以来的态度,赞成的明显占了上风。

  就在这种举州喧嚣的气氛中,明月一行到了军前。

  隋凤早得了信,他到是没想到,不年不节的,老婆孩子全都跑了来。

  这段时间陈佐芝的女婿也回了大化,军前两万多人马暂由他一人调度,他便以军务繁忙为由,打发了白策去接人顺便安置。

  明月都习惯了,见到白策到觉得更加轻松亲切一些。

  他们来早了一步,巫老还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