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凤干笑道:“老爷子,说句不识抬举的话,眼下我与他各为其主,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巫老太爷拿起茶盏来,瞥了他一眼:“你这主可是指的陈佐芝?”
隋凤一时语塞。
巫老太爷叹了口气:“陈佐芝名声太差了。我老了,不懂朝堂上的事,大当家,这一趟我带了个人来,他从密州过来,你不妨听听他怎么讲。”
明月想差了,王子约是受谢平澜所托,奉了杜昭的命令来招揽隋凤。
密州军接连打了几场大胜仗,攻占了都城,杜昭这会儿正如日中天,手下不缺誓死效忠的人,能叫他这么费心思,派专人前去劝说的,还真没有几个。
此行有危险,原本安排的是旁人,王子约听说了之后主动请缨。
隋凤派人来请他的时候,他正在同明月和巫晓元说杜昭这一次为隋凤和金汤寨开出的条件。
“目前杜帅麾下不论文武,只有官职,没有爵位。隋大当家过来之后,从副都统开始干起,手底下大约是两三万人马,所有带过去的部下、兵卒仍然归他率领,至于上司,九大都统任他挑选,想在哪一个手底下干都可以。谢大哥还帮隋大当家争取到了一条,拿下京城之后,需要驻军的地方很多,除了京城,大当家想去哪里驻扎,杜帅一概应允,这样大当家就可以远远避开邺州,免得日后同陈佐芝兵戎相见。”
明月点点头。
谢平澜为她爹考虑得十分周到,负责前来商谈的又是王子约,金字招牌,从无虚言,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却有一种预感,父亲不会这么轻易地就范。
“我同你一起去。”明月起身。
王子约对隋凤的臭脾气一无所知,笑道:“做什么?”
明月煞有其事:“给你壮胆啊。”
往外走的工夫,她悄声道:“一会儿别管他怎么说,有我呢。不过你就只说杜昭的意思好了,千万别提谢平澜。”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
第139章 何妨等一等
明月陪着王子约进门, 介绍道:“爹, 这位就是王子约王大人,王渊大家的嫡孙, 上次女儿在密州病倒,多亏了他施以援手,不然我怕是回不了家了。”
隋凤没长雅骨, 从来未觉着王渊有什么了不起, 王子约风采卓然亦打动不了他分毫,全不像对待巫老太爷那么客气。
“副都统?听起来不错。我有几个问题尚不明白,想问一问王公子。”
王子约正襟危坐, 做洗耳恭听状:“大当家请讲。”
“我之前认识一位密州军的将领,名叫汤啸,听说他是你们大帅的亲信,杜昭对他委以重任, 言听计从,是不是真的?”
王子约坦然回答:“汤将军一早就追随杜帅,立过不少功劳, 现在军中担当要职,但说言听计从, 我觉着并不能这么讲……”
隋凤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你只说那姓汤的是不是还在九大统领之上吧?”
王子约很肯定地点头道:“这是自然。不过大当家无需担心汤啸会挟私报复, 他看不顺眼的不在少数,不说旁人,我都要算是其中一个。大家各司其职, 只要行的正,走的直,他敢胡乱入罪,杜帅第一个不答应。再说,也不是没人牵制他。”
隋凤皱眉,他不管能牵制汤啸的人是不是谢平澜,淡淡地道:“我如今虽说名声不好听,可好歹自己说了算,带着万余名手下驻扎在这里,进可攻,退可守,便是陈佐芝想要差遣,亦需好好与我商量。”
说话间他自袖底取出封信来,拿在手中向众人示意。
“这是前些日子我那位结拜大哥差人送来的信,他经过这一年的休养生息,攒了些家底,邺州境内的敌人也基本扫平了,这两天他就要派出兵马吞并彰白二州,眼下朝廷和杜昭的人马都在从开州战场撤兵,他请我趁机往北推进,我还没来得及给他答复。”
明月微怔。
父亲手中的是陈佐芝的来信。
没听白策说起过,要么是她爹还没来得及和白策商议,要么就是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不打算把这封信公之于众。
陈佐芝的这个决定,又是有费长雍在背后出谋划策么?
细想想,这时候拿下彰白二州时机正合适。
这两个州一东一南与邺州接界,两州都临海,商业发达,官商早勾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