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多癖_作者:贺心渔(8)

2018-02-10 贺心渔

  宋安如露出了然之色,连连点头。

  她想也是,一个会把东西收拾得如此整齐的人,怕是很难相与。

  不想引起对方误会,她连忙转过头,去打量挂在墙上的中堂。

  细看那中堂亦有些古怪,上头的字宋安如都认得,写的是一首诗:春秋几醉醒,文章最憎命,江山任驱驰,生死与功名。

  字迹枯瘦,一股苍桑孤寂之感透纸而来。

  看落款提字的人是贺翰德,也不知道这姓贺的是什么人。

  四句诗的结尾处乍一看好像墨迹晕开了一片,细端详之下,宋安如才发现那块墨痕浓淡相宜,线条流畅,依稀像是匹跑远了的马。

  马背上只余一个模糊的背影,看不清楚是男是女。

  借着晕黄的灯光看画十分费眼睛,只盯了一小会儿,宋安如就觉着两眼酸痛,虽然觉着这幅字画颇有意思,还是挪开了目光。

  “咦,隋姑娘会吹箫啊?”她注意到中堂斜下方的墙壁上悬着一根竹箫。

  铃铛若有深意地回答:“我家小姐会的可多了,她最厉害的不是吹箫,而是射箭。拿起弓来百步之内瞄都不用瞄,嗖,一箭穿心!”

  宋安如身上一阵发凉,愈发不自在。

  这小丫头明显带有恶意,到现在连杯茶水都没给她倒,隋明月年纪那么小,擅长射箭什么的多半是吹牛,但这话恐吓的意味可太明显了。

  到底是土匪窝长大的人。

  宋安如觉着自己应该重新估算一下隋凤后宅的这些女子。

  一直等到肚子饿得咕咕叫,宋安如才听到院子里有了动静。

  铃铛迎到了门口,脆声道:“小姐,你回来了。”

  隋明月在外头问:“宋姑娘还在?”

  宋安如连忙站起来,听铃铛回话:“在呢,还没走。”心里一阵别扭:是啊,人家磨蹭半天,根本没拿自己当回事,偏自己蠢,一直在这里傻等。

  明月进了屋,先同铃铛道:“去问梅婶儿拿些点心来,顺便把咱们这次在昌临买的新茶泡上一壶。”

  宋安如连忙推辞:“不用麻烦,时间不早了,姑娘又是刚回来,我还是……”要不是好奇隋凤的女儿到底什么脾气秉性,她才不会留到现在呢。

  不同初见面时的风尘仆仆,隋明月换了条杏白色织银蝶的裙子,系着湖蓝柔丝腰带,明显刚洗过澡,肌肤莹白水嫩,乌发尤带着湿意,眼望宋安如笑道:“叫宋姐姐久等了。别急着走,一会儿我叫人送你回去。今日不巧,等正月里空闲下来,再找一天请你来好好做客。”

  这会儿看对方,傍晚初见时的那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宋安如身不由己就坐了回去。

  她觉着这个小姑娘身上有股莫名的吸引力,叫人简直挪不开眼睛。若那江氏也是这个样子,不用多,只要母女俩有三分相似,自己便打错了算盘。

  “太太这会儿……可感觉好一些了?”明知江氏多半是装的,她仍表现得十分关切。

  明月也坐下来:“娘见我回来,心里高兴,身上到是松快了不少。”垂眼瞧见桌子一角被移动过的油灯,顺手拿起来放回了原处。

  第4章 夜谈

  宋安如见状讪然而笑,心道:“同这小姑娘聊点什么好呢?”

  隋明月留下宋安如到是真心实意想同她聊一聊:“宋姐姐这几年随着商队走南闯北,不知南边都去过哪些地方?”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宋安如道:“去过白州。这趟本想再往南走走,谁想密州老家打了起来,大家都归心似箭,索性早早清了货。”

  “离家这么远做买卖一定很不容易,白州的商贾富户不少,想来比我们这边要好打交道一些。”明月到是一点都不忌讳讲邺州穷山恶水到处是土匪。

  宋安如不由感慨了一句:“只要不在自家地盘上,哪里都不易啊。”

  明月点头:“那到是。”

  宋安如听她附和,登时勾起了谈兴,不由自主就忽略了对方小自己差不多十岁的违和,道:“白州的买卖人和京里往来的多,净喜欢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那边的人真正和我们密州不同,他们有钱了便叫家中子弟读书,想办法送去做官。”

  明月插嘴问了句:“那密州呢?”

  “自然是盼着子孙经营有道,能守住祖业,越有钱越好。”宋安如哈哈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