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及良时_作者:初云之初(323)

2018-02-09 初云之初

  诸皇子既然封王,成婚的两个便不能留在宫中,虽说祖训不喜宫中人气单薄,但在天子的意志面前,虚无缥缈的祖训,委实起不到任何作用。

  这会儿,承安虽被册封为楚王,心中却没有半分欢喜,只有担忧之意。

  既然出宫建府,宫中内侍宫人必然不能全部带出,加之锦书病逝,伺候过她的宫人多半要重归尚宫局,他若出宫,好容易得来的线索,便要生生断了。

  楚王这个封号虽非他所求,但既然明旨降下,便是已定,贤妃那里已经生了芥蒂,他登门去求,那头饶是嘴上答允,实际上怕也会敷衍了事。

  更不必说,在没有得出结论时,他绝没法将一切和盘托出,而叫外人看来,他也没有暗自盯着几个遣散回尚宫局的宫人的道理。

  按照那日杨氏所言,承安猜出当初说谎的宫人,然而刚刚回去,便听说那人在他问话后,便失足落进水井,已经淹死了。

  承安听到这消息时,不觉失望,只有振奋。

  宫中生活多年,他早已不再相信巧合二字,那宫人死的蹊跷,恰好说明锦书之死有疑,说不准……

  她真的还活着!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争取最后一点时间,赶在出宫之前,解出这个迷局。

  一定要快!

  锦书既然知晓承安归京,免不得为之忧心。

  他若只当她死了,伤怀过后,再有自己的人生,那她反倒由衷高兴。

  只怕他钻牛角尖,非要弄个明白,最后同圣上撕破脸。

  照她对他的了解,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如此一来,锦书不免惴惴难安。

  临近年关,圣上封笔在即,这几日忙碌的紧,晚膳也极少回来用,今晚也不知是怎么,竟早早回宫,到偏殿来陪她。

  锦书心里有事,也不欲同他低头,只同往常一般沉默着用面前几碟菜,味同嚼蜡。

  内侍呈了一壶酒,圣上接了,自酌自饮一会儿,微有醺然,瞧着灯光之下绰约曼妙的美人,忽的心中一软,亲自斟了酒递给她,道:“同朕喝一杯?”

  那夜之事,于锦书而言堪称奇耻大辱,恨不能全数忘个干净,再不想起才好。

  圣上一提“酒”字,却生生将那块好容易结痂的伤疤,重又揭开了,鲜血淋漓的暴露在她面前。

  要紧牙关,她原本就淡漠的神情,蓦然冷了下来。

  圣上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然而话已出口,手也捏着酒杯半举,这样铩羽而归,也是不甘。

  “就一杯,”圣上瞧着她,将手往她面前伸的更近,柔声道:“醉不了的。”

  “啪啦”一声轻响,锦书将手中犀角筷扔到案上,站起身后,径直往内室去了。

  神情冷的像冰。

  圣上举杯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锦书被拘在含元殿里,只有圣上几个心腹知道,知她面薄,二人相处时,也不叫她此前认识的人守在一边儿,这会儿在这里伺候的,也只是陈嬷嬷并两个照看她的宫人。

  陈嬷嬷侍立一侧,见这位至尊天子被狠狠落了面子,隐有恼意,不免替那位夫人担心,正待去劝,却见他神色转安,收回手臂,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随即,便提起酒壶,重斟一杯,拿着往内室去了。

  夜色已深,只有豆灯幽幽,光华隐隐,锦书不喜光亮,圣上也由她,将内室烛火挑的幽暗,却也别有一番温柔。

  一入内,他就见她靠在床柱,神情落寞,真真可怜。

  “是朕不好,说话不仔细,倒叫你伤心,”在心底叹口气,圣上坐到她身边去,柔声道:“可朕也是无心之失,你脾气也发了,朕的面子也下了,可该高兴了吧?”

  锦书侧过头去看他一眼,眼底有一闪而逝的讥诮,却没说话。

  圣上活了这么多年,从没对谁低声下气过,这些日子以来,为叫她心意回转,将前半生没做过的事儿、没说过的话都做了一遍,说了一遍,然而她这般无动于衷,甚至视若无睹,将将压下的恼意,不免再度上涌。

  “朕同你俯首作低,由你欺负,你便给朕几分情面,”将带过来的那盏酒送到唇边,他一口喝了一半儿,只留半杯在里头,方才递过去:“且尝一口,好不好?”

  专注的瞧着她,圣上道:“就一口。”

  锦书没有应声,只伸手将他手臂推开,拒绝意味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