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及良时_作者:初云之初(398)

2018-02-09 初云之初

  承安却忽的大笑出声,像是见了一出滑稽戏一般,在她面露惊骇时,漠然划开她喉管。

  “到地底下,去问鬼吧。”拿那把沾血的匕首拍拍阮玉澄扭曲的脸,他这样道。

  此时旭日微升,东方隐约露出一线光亮,叫这片混沌天地明朗起来。

  承安走到门口去,听见宫中传来的肃穆钟声,在这座历经百年的古都中传的很远很远。

  新帝登基大典在即,诸臣该往含元殿去,跪拜新君了。

  低下头去,他发出短促的一声笑,信手将手中匕首扔了,带了侍从,翻身上马,一路往帝国权利巅峰的宫城中去。

  第143章 登基

  大周属水德, 服色尚黑,天子龙袍上玄下赤, 另有蔽膝、佩绶、赤舄, 上饰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藻、火、宗彝、米粉十二章纹。

  锦书曾经无数次侍奉圣上穿衣,但现在, 已经不会再有那样的机会了。

  今日之后,连“圣上”这个称呼, 都将属于别人。

  圣上此前病重时, 便有交付天下与承熙之意,早早吩咐尚宫局准备,衣袍用具便宜,这会儿倒是恰好能用到。

  锦书一夜未眠, 第二日天还未亮, 便往承熙那儿去, 将他唤醒,亲自为他更衣。

  从此之后, 他们前面再没有人能遮风挡雨, 只能彼此慰藉,相互支撑。

  而今日, 也注定将被他们永远铭记。

  先帝驾崩三日,新帝该往含元殿去受众臣朝拜, 登基称帝了。

  锦书轻轻拂过安吉丝制成的袍服, 转眼去看承熙, 目光感伤, 隐约期许:“偌大的天下,即将担在你肩上了,会很辛苦。”

  在她的记忆里,他似乎还是刚出生时候的小娃娃,胖胖的,软软的,爱撒娇,还很贪吃,有时候跟她生气,就找父皇护着,缩在父皇怀里不理人。

  不知不觉的,竟也这样大了。

  承熙这夜其实也没能睡多久,精神却不萎靡,抬头看向母后,震声道:“我不怕。”

  “那就好,”锦书轻轻笑了,手指穿过十二毓珠,最后抚摸儿子的面颊:“去跟几位老臣说说话吧。”

  她一指不远处偏殿,道:“他们德高望重,见过经过的事情多,你多听几分,没坏处的。”

  承熙走了,她面上笑意方才淡下来,圣上驾崩后,宁海总管便跟在她身边,见状,上前低声道:“楚王殿下已经将北军之事了结,这会儿正往宫里来,诸位臣工也已经往含元殿外集合,倒是何公……”

  他声音愈发低了:“奴才瞅见,他听说北军统领也是先帝的人后,面色有些不好,但是也没说什么。”

  “寻常罢了,”锦书淡淡颔首:“不必奇怪。”

  她以南军异动试探承安,虽然出事的几率很小,但危险还是有的,何公知道这一切是她所为,心中未必不会觉得不满。

  不过,这对于锦书,乃至于他们接下里的合作,都无伤大雅。

  她想做的是帮助自己儿子登基,稳定朝局,何公想要的是扶持新帝,稳定社稷,从本质上讲,并没有什么区别。

  何公心胸开阔,即便不悦,也不会因这一点小事儿与她生出龃龉。

  不再多说,锦书转身往内殿更衣。

  承熙既是新帝,她作为皇后,顺理成章成为太后,先帝后宫存留宫妃,也会擢升太妃。

  虽然承熙年幼,身边尚且无人,可这已经是属于他的时代,她们也该挪一挪地方了。

  其年十一月初七卯时三刻,天色将明,众臣便在几位老臣带领之下进入含元殿,宣读先帝遗旨,跪拜新君,山呼万岁。

  辰时一刻,礼毕,新帝降旨加恩天下,同日,册封皇太后。

  锦书仍旧住在甘露殿里,先帝嫔妃挪出旧宫,她原也该挪到长信宫去,只是长信殿年久失修,承熙不肯叫母后到那儿去住,吩咐人修缮,便叫她先留在甘露殿。

  至于他自己,因为年幼的关系,虽然象征性的搬了东西往含元殿去,但晚间入睡时,也仍旧留在甘露殿里。

  皇位初定,宫中未必全然安泰,还是叫他留在甘露殿中,更为稳妥一些。

  再则,锦书自己其实也不怎么想挪到长信宫去。

  先帝去世其实早有征兆,但在她看来,却是快的猝不及防。

  甘露殿承载了他们太多太多的回忆,从相知相守,到生死相隔,连承熙,都是在这里孕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