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及良时_作者:初云之初(428)

2018-02-09 初云之初

  民家父母丧亡,子女皆要守孝三年,皇家却是有所不同,天子服丧二十七月,便可宣告终结。

  然而承熙是被先帝亲自养大,感情深厚,年纪又小,短时间内不需娶妻册妃,便决意为先帝守孝二十七月,整整两年零三个月,这会儿都还没出孝。

  这消息没有遮遮掩掩,外头有心人只要想知道,便能打听出来,许是因这缘故,今日席间衣裙一片素净,多是黛青、月白、霜色、湘色之类的浅淡色泽,倒也有心。

  锦书坐在上首同在场命妇说话,转向那些年轻小姑娘,笑吟吟道:“我们在这儿说话,你们听着也没意思,东侧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一起到那儿去玩儿吧。”

  一众命妇心里都有点打鼓,唯恐女儿离席后自己提点不得,出了错漏,然而太后语气和善,却不容拒绝,终于还是含蓄的看女儿一眼,笑着叫她们一道去玩儿。

  宫宴结束后,已是傍晚时分,锦书收了面上笑意,坐在梳妆台前,沉默着卸去钗环。

  红叶在边上侍奉,见她微有疲惫之意,便上前去轻轻揉捏她肩:“怎么,娘娘一个都没相中?”

  “那倒不是,”锦书摇头:“相中是相中了,只是同时相中了两个,不知该选哪个才好。”

  红叶没问她相中的是哪两个,宫中多年,她深知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思忖一下,道:“娘娘不妨交给圣上,叫他自己去选?”

  “也是,”锦书豁然开朗:“左右是他媳妇,便交给他自己去想吧。”

  晚膳时候,承熙回宫后,她便同他说了这事儿。

  承熙倒很大方,说母后既然已经筛选出来,那最后一关交给他来做主,倒也合适,并不扭捏推诿。

  皇后之位便在两家之中择选出,便不适合再叫进宫里了。

  选中的那家自然欢喜,落选的那个,岂不是要被人笑?

  好在,眼下便有一个极好的时机。

  四月二十三这日,正是程老夫人六十五岁生辰,锦书同承熙一道出宫,去为她老人家做寿。

  太后与圣上亲临,这场寿宴哪里能低调的了,长安勋贵少不得过去凑个热闹,官员们也乐得在承熙面前混个脸熟。

  锦书先同承熙去见过程老夫人,同她说了好一会儿话,方才带着承熙往后院去。

  ——他毕竟还小,倒没什么男女大妨。

  程家的老管家在前头引路,带着他们进了一座二层小楼,便走边轻声笑道:“老奴记得,从前娘娘最喜欢到这儿来玩儿了。”

  “是呀,”锦书故地重游,心绪轻松:“那时候我不喜欢待在姚家,带着阿轩阿昭两个,一回舅舅家便不想走,只是怕呆久了给舅舅添麻烦,方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她做贵妃时,做皇后时,说这样的话都不适宜,到了这等地位,却没太多拘束。

  承熙知道母后不喜欢外祖父,见了他也很冷淡,却没想过竟到了这种地步,有些心疼:“那时候,外祖父待母后不好吗?”

  “说不好,倒也算不上,”锦书没叫宫人们跟着,自己提着裙踞上楼,漫不经心道:“只是那时他已经娶了张氏,另外生有儿女,加之同我生母不睦,难免疏忽我和你两个舅舅。”

  承熙自己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父皇疼他,母后也疼他,但只看承安这些年来的经历,便知道不被父亲喜欢是什么滋味,握着母亲的手,孩子气的道:“我要找个机会,好好骂骂外祖父!”

  “早都过去了,”锦书听出他语中关切,含笑道:“母后没事儿。”

  “怨不得舅舅们也不喜欢他,”承熙蹙着眉,嘟囔道:“活该。”

  “你气性倒大。”锦书心中熨帖,拉着他上了二楼,窗口那儿种了几颗紫藤,密密麻麻的垂下去,将外头视线遮挡住,倒是方便二楼人临窗而望。

  “你看,”她同承熙一道坐下,示意他瞧:“母后相中了两个,一个是水池边穿黛青色衣裙的,另一个是柳树下穿湘妃色衣裙的,不提家世名姓,你自己挑吧。”

  那两个女孩子年纪都还不大,面容尤有稚气,只是气度却很沉稳,面相温柔,形容可亲,确实符合承熙要求。

  人都在这儿了,锦书也不催促,慢条斯理的打着扇,等承熙自己相看。

  承熙倒很耐心,坐在二楼看了整整一个时辰,方才道:“便是那个穿湘妃色衣裙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