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呀!老狐狸一只。”小喜脸色肃然,坐到小兰身边:“很可能看出苗头了。”
小兰不作声,说不清是喜还是忧。
“如果他真的起疑了,得先下手为强。”小喜拿扇拍拍她:“不许走露风声。好好配合。”
小兰躲开她,冷着眼色问:“我想知道我爹娘现在怎么样了?”
“我上哪打听去?”
“你一定有办法跟京城联系上。”
“这,暂时没有。”
小兰不信:“我得随时知道我爹娘在京城过的好不好?如果迟迟没信,那就是不好。竟然我爹娘不好,我干嘛配合你?”
逻辑无懈可击,小喜语塞。
片刻,小喜才不情不愿:“好吧好吧。我试着跟京城那边通上气。你也别急。咱们跟你们又没仇没怨的,不会把你父母怎么样?”
“但凡我爹娘有点不好,或者再过几天没消息,我就去跟刑大哥和盘托出你的居心?”小兰反威胁。
小喜圆眼一眯,露出一道危险的光。
二人视线在空中交汇,哧哧冒出看不见的火花。
“等着。”小喜妥协,一扭身出房了。
小兰又一下软了。
一直以来都是小喜威胁她,没想到今天还可以反威胁一次,简直是意外之喜。
只是小兰丝毫不觉得是喜意。
小喜已经开始对刑元绍动手了!怎么办?如果得逞,小喜能否全身而退,她的主人能不能兑现承诺?如果失手,后果,那就显而易见了。
别说小喜没好果子吃,就是她这个土生土长的寨村人,只怕也没脸活下去。
到底要不要坦白从宽呢?
京城里父母还安好吗?受委屈没有?受到折磨没有?真是心急如焚啊。
小兰良心和责任受到双重煎熬,而刑元绍却在前寨侧厅坐着看信鸽传回来的消息。
派出去打听小兰母亲娘家的人按脚程算还没到目的地。
纵观小喜的手段和为人处事,完全不是新手初试手。可把信鸽放出去,线人也没在江湖中打听到有这么一号人呀。
江湖没有小喜这号人,难道在朝堂?
寨丁又送来新到的信鸽。
这次是师爷写来的信。他跟庆阳府屈太守门下某个清客搭上关系了。请喝了几次酒后,对方以为他不过是想送礼走后门的来客,跟他推杯换盏十分要好。
据某清客一次酒后吐真言,屈太守是奉了秘旨前来庆阳府,跟虎关岗啸山寨盘踞多年的悍匪有关。
第136章 自诩小帮手
端午这晚,刑元绍彻夜难眠。
他想起懂事后,某天,老寨主跟他去山里打猎,追击一只野兔追出很远,差不多快要迷路了。谁知遇到另外一支打猎的队伍,看起来装备精良,并且人员训练有素,很专业的样子。
老寨主显然很惊讶,过后,无意中提到一句:“这队人马,很可能是京城权贵人家出游行猎。离远点。”
“义父,何以见得是京城世家子?”
老寨主微微一顿,轻叹:“这跟当年我遇到你的情景差不多。也是这样的……”他没有再说下去。可是当年的刑元绍已经成年懂事了,知道自己只是老寨主的义子,亲生父母不详。
“义父,你是说我的亲生父母,很可能来自京城?”
老寨主却露出老狐狸般的笑:“阿绍,现在还不是时候。”
刑元绍虽然很想知道身世来历,却极敬重孝顺老寨主:“是,义父,我等。”
灯下,刑元绍摊开的手心摆着一枚做工极精致,样式很别致的长命锁。中间镶宝石,另一面是麒麟,还刻有‘长命百岁’四字。
另有不满周岁婴儿小小的衣服保存完好。
由此可推算,老寨主收养刑元绍时,他不满周岁,身上是带有信物长命锁的。还是当时穿在身上的衣服为证。且衣服布料,刑元绍早就打听过。是极为上乘的布料所致,缝制也是最好的绣娘手工。
足以证明,他并非穷家子遗弃路边。
可惜的是,老寨主去世太突然,刑元绍当时悲痛难当,根本没机会跟负重伤的老寨主提问身世之谜。
虽然老寨主没有多说什么,但有这些证物,刑元绍还是自信靠自己能解开身世的秘密。
天蒙蒙亮,刑元绍吹熄了灯,小眯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