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娘子_作者:语伴(76)

2018-02-07 语伴

  看着听着她笑旁人也跟着笑。

  ……

  “最远到了云南,有机会到附属国的但是没去,那边太热了,都是些土包子不懂乐理。你有夏花的消息吗?”

  “夏草到北边去,前年有信来说要到龟兹故地去,跟着她男人的商队到龟兹去学学龟兹乐。她一回来身价就比你们高了,一首曲子不给五百两不唱。”秦素兰逗笑。

  “春花,夏草,秋果,冬姑,我们四人都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想起伤心事春花又不平静了。

  “再也不见了罢!冬姑死了。”秦素兰淡淡来一句。

  春花不敢置信,冬姑是四人中最聪明的一个,没想到最先离开的居然是她。

  “冬姑循着记忆的路找到了家人,他家人为了得到她的盘缠想方设法的逼迫她嫁人,迫不得已嫁给个行脚商。行脚商在一次水灾中离去,族叔伯欺负孤儿寡母强按名头夺走家财。冬姑母子俩一路行乞到京师,千里托孤!”

  秦素兰说得平淡但春花还是能在语言中扑捉到冬姑的悲哀!

  满抱希冀到这边原以为会有一次团聚,没到得到的却是一种噩耗!四人手拉手在春花楼长大,躺过酸甜苦辣,跪过荆棘,杀了人逃出了生天到最后还是逃不了红颜薄命的命运!

  原以为即使是天各一方也会有人在另一边想着自己,没想到心里念念的那人却不在了!

  秦素兰被裹得严,难以动弹不得不让春草安慰春花。潘江带春花出去,刘涛从外面进来,显然他一直在外面听。

  “您再陪了一会儿。”秦素兰低声对他说。

  兰花上来给夫人垫一个靠枕,秦素兰挥挥手,还没靠近的又出退出去。

  “父亲还在等空缺,家里收入微薄,全靠母亲一针一线养活。我三岁就被送到外祖父家。外祖母没有兄弟姐妹,外祖父是个耳根软的,送过来的孩子推不掉只好收下。

  记忆起外祖一家收留的孩子不少于十个,那时最大的表哥只有十三岁,一碗粥里有大半碗是米汤。十几个孩子看着一锅根本看不见米粒的粥水,过年过节就会撒几手玉米粉,高粱糜子下去。为了生计大表姐带着孩子们在家做家务,外祖父跑街走巷给人看病有钱的给钱,没钱的给几只番薯或几手粗粮,外祖母带着大表哥到村子去一户一户的去收廉价的药材。”

  “一整天勤勤勉勉下来也不得温饱,洪武那一年的雪灾不仅夺去我亲大姐性命也带走了亲大表哥,外祖母一振不起。祖父背着药箱走进烟花巷子,给那里的姑娘看病。”“祖父走出路子后我有幸得以跟着祖父到处跑,去的人家多,一家吃一口一家吃一口才得以吃饱肚子。那年最出名的春楼是春花楼,您应该知道。”

  “正值年少,和同袍去过几次。”

  “外祖父医术了得尤其是在那方面(妇科),因此受到的待遇好了许多能在最后楼自由出行。我也因这认识了新小花旦冬姑她们。冬姑很聪明,一人智力保护了四个女子安危。我在里面混吃混喝混学,嬷嬷都不介意!

  只可惜夏草被朱能手下的一名大将看上,并在挣扎中刺伤了他。夏草被禁锢起来。为了救夏草,七人合计烧了春花楼后楼,混乱中躲进倒夜香的桶子里逃出了京师。

  外祖父害怕祸及于我,和父亲合计将我送到父亲祖家去。从此断了与京师的联系,也断了她们的联系。

  再回来物是人非事事休,后面也是着着您的人手才和她们从新联系上。”

  正文 三十六、游人浪子

  三十六、游人浪子

  潘江和春花本是乐坊里的乐师和头牌,

  如果不是那事故,两人也不会浪迹天涯,似乎两人很满意现在的状态。

  为了给他们两洗尘,秦素兰弄了个家宴,除了一家子之外还有有明月先生和静女,以及刘涛的一些幕僚等。

  家宴很普通,没有过于华丽的装饰,没有风花雪月,有的只是京师的一些特色吃食。

  家宴在室内举行,暖和的很。大家席地而坐,听着小调随手拿地面上的吃食。

  若是在没有地龙的京师,这家宴简直就是受罪。

  幕僚们和潘江见多识广,能聊到一块去,不想聊的听着眯着。比如明月先生他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很享受这种小而闹的氛围。

  “酒过三巡,潘江也该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