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个元禄,先给皇太妃请安也不先给朕请安。当真是愈发不懂规矩了!”
圣皇说着,又朝他了一支笔过来。
“陛下不要动怒,元禄这孩子不是从小便如此了吗?”永微皇太妃说道。
此时她方回忆起了元禄。
“老身记得几年前见着你、元福和元寿时,你们才那么高一点。”永微皇太妃用手比划了一个高度,对元禄笑说道。
“承蒙娘娘厚爱,竟还记得奴下。”元禄毕恭毕敬而答。
“不过老身记得元寿似乎是与陛下同岁?”永微皇太妃转身问圣皇道。
“嗯。当时朕就只觉得与元寿很聊得来,而觉得元福与元禄很是拖朕后腿。”圣皇看着元禄便说道。
“奴下如何就拖陛下后腿了?奴下不就是比陛下小了那么几岁,陛下就如此小看了奴下?”元禄反驳圣皇道,“要知道,奴下如今在后宫混得可好了!”
“皇太妃您看看,这小子在朕面前就是如此放肆!朕想管都管不住他。”圣皇假意向永微皇太妃抱怨道。
然而永微皇太妃却笑说道:“看来陛下与元禄的感情还是如此的好呢!”
说着便又回头问道:“当年的元禄与元福两人皆长成了儒雅少年,不知与陛下同岁的元寿是否早已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了?”
又问:“如何老身到了如今还迟迟未见元寿?”
“皇太妃有所不知,”圣皇回答道,“元寿三年前便已经出宫了,如今还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回来呢。”
“元寿出宫了?”永微皇太妃疑惑的问道。
而未等圣皇回应皇太妃之时,元禄却先在一旁插话道:“陛下先与皇太妃聊着,奴下先退下了。”
“站住,你上哪去?”圣皇却突然没好气的问。
“奴下方才不是与陛下说了吗,奴下这是要退下了。”元禄愣是与圣皇“杠上了”。
“那你来此就是为了看朕一眼?”圣皇又问。
“这个自然不是,”元禄回答道,“方才太尊让奴下来请陛下去一趟寿安殿。太尊说了,她已让御膳房给陛下熬了一些老汤。想着陛下近日劳累,故而让奴下来请您过去。”
此时的永微皇太妃在一旁,她听着后便又笑着对圣皇说道:“太尊对陛下可真正是好。”
又说:“如此,那老身便先告退了。”
“不急,朕批完这些奏章再过去。”圣皇指着案上那一摞摞的奏章说道。
不过他亦未对何人说。
接着永微皇太妃便行了一个跪安礼。
而圣皇也对元禄说:“你也是要回去交差的,就顺道送一下皇太妃吧。”
圣皇说完,便又一头扎进了那一摞摞的奏章堆里。
最后元禄领了旨意后,便护送着永微皇太妃一同走出了同心阁。
在两人出了同心阁后,永微皇太妃便很快的上了她来时的那辆马车。
但是她在离开前,还不忘问了元禄一句:“你可晓得那个元寿是因何出宫?”
这时元禄顿了顿,最后才开口回答道:“回皇太妃的话,元寿是因为他母亲荣圣夫人在三年前逝世了,所以才出宫戴孝三年的。”
正文 第七十三章 福禄寿(二)
“真是个可怜的孩子。”永微皇太妃再次说了这句话。
“皇太妃人就是善。想当初这元寿在奴下和元福两人之中可算是好的,咱们三人就他一人是还有一个母亲的。像奴下与元福,哪有那个福气!”元禄在一旁笑着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元寿在宫里那么多年,想来亦是未尽多少孝心……”永微皇太妃又说道。
这时元禄却无言以答,而永微皇太妃亦是放下马车的帘子,随后下令离宫。
最后,永微皇太妃的出行队伍又再次浩浩汤汤的启程了。
在走至了离皇城大门的不远处,队伍们便进了通往皇城外的暗道。
皇城是由一条两岸宽达数百步之远的护城河所围揽着,而通往皇城的地面通道是一条隐藏于护城河里的大桥。
不过此桥平时并不浮现于水面,而是只有早朝或是权位高之人入宫时,守城的侍卫方让大桥浮出水面。
而其他的人若是要出入皇城,便只能走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