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枫摇摇头,一步一步踏着石板路走向宫宇,她想,当她真正完成这场宫礼以后,那个在闺阁中闲庭弄花的慕容枫便已经死了,那个说唯慕容枫不娶的苏泓,大抵也死了吧。
苏泓,我给了你十天的时间,你若来抢婚,我必定什么都不管,随你而去。
哪怕生命就此陨落,至少我是死在你身边的。
可你,为何还不来?
苏泓,那个白衣翩跹的贤公子,他终究是错过了她。
慕容枫想,如果不是三年前的那场宫廷政变,如今她该嫁的就不是苏烨,而是苏泓了。
苏泓,字子怀,是晋王的二子,他是京城中的公认的才子,出口成章,风姿卓群,如今在京城还留有“贤公子”之名,母亲于氏时常感叹,子怀若是嫡子该有多好?可惜的是,他是个庶子,不比他哥哥苏湛,生来就有世子的封号。
于氏和晋王妃是亲姐妹,他们于氏在京城也是士族,苏泓亲娘去的早,他便过继到了晋王妃的膝下,晋王妃平日待他如亲生儿子一般,可嫡就是嫡,庶就是庶,这尊卑永不会变。
因这姐妹关系,晋王和慕容德平日走动的比较密切,苏泓也便和慕容枫走动的比较密切。慕容枫记不得两个人究竟是什么时候相识的,她只记得,每次和苏泓相见,她都兴奋不已,每次苏泓离去,她都倍感失落。
苏泓说,此生非她不娶。她想,她终究是要嫁给苏泓的。姐姐打趣说,等枫儿到了十五岁,我亲自写庚帖,让你们成亲。
慕容枫面色绯红,没有说话,却默认了此事。
只可惜,三年前的宫廷政变,彻底将他们的生活搅乱。
永宁四年,先帝昭睿帝驾崩。如他的谥号一样,他睿智一生。睿帝唯一的错便是没立太子,也没下遗诏,他大抵不会想到,他会在醉酒之夜,跌落荷花池水溺亡。
睿帝驾崩之后,他的六个子嗣为了争夺皇位各自整兵,大打出手,以致血染天下。
京城中的惨烈自不必言说,京城外的争斗更是厉害。吴王和齐王先后带兵入城,结果两军在兖州相遇,随即大打出手,那场战争史书只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究竟怎样惨烈,慕容枫并不知道,不过后来她从市井中听说,吴王和齐王两个人打了三天三夜,从马上打到马下,从手持枪棒打到赤身肉搏,最后两个人对挠了起来,他们刚好都没有剪指甲,于是被挠的双双毁容。
那一战便随着两个人的毁容而结束了。
第1卷 第7章 成亲(2)
第7章 成亲(2)
而后是慕容德带兵平了叛乱,六王或死或贬,或逐出京城。
慕容德新立了皇帝,那便是先帝最软弱的皇子——当今圣上,他没有参与六王夺位,却得到了皇位,百姓都说,那皇位是皇上捡来的。
而晋王,因为参与夺嫡,被慕容德赶出了京城。
晋王的子嗣随他而去,这其中便有苏泓。苏泓的离去,让慕容枫伤心不已,却又不敢表现,每日只是偷偷抹泪。姐姐劝她,若不是因为娘和姨母的关系,姨母一家定会被满门抄斩的。
这话大抵是安慰了慕容枫几分。
从此后,她再没见过苏泓。
慕容德将晋王赶出京城后,于氏便和慕容德大闹了一场,慕容枫当夜想去找母亲说话,却无意的听了父母的争吵。
于氏哭闹着问:“你为何要将晋王他们贬出京城?我小妹素来身子羸弱,若是路上出了什么事可如何是好?你给我解释清楚。”
慕容德说:“好,我给你解释。”
于氏捂着耳朵:“我不听,我不听……”
于氏终是一语成谶。
晋王他们在离京的路上,天气骤寒,晋王妃染上了风寒,马上颠簸更让她吃不消,刚到晋地,她便日日呕血,没过多久,就香消玉殒了。
这事还不算完,后来慕容德竟扳倒了于氏家族,也便是慕容夫人的娘家一族,这桩桩事让于氏决定再也不原谅慕容德,于是她便带了两个丫鬟驾车离京,准备找一个寺庙清修。
后来十里八荒的并没看到一个寺庙,她又迷了路,稀里糊涂的又转回了京城,慕容德正在满京城的找她,见她回来,便加派人手,在府中好生看管她,让她别再出去瞎跑。
打那以后,于氏真的没再跑出去过。
许是因为慕容德盯她盯得厉害,又许是因为她知道她这个方向感也跑不到哪去,所以她便安心待在了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