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秘籍,你也带再来一本的呀?
再来一本还能叠加不成?再来一本又不会让它变成天书!
……
“靠,老子不信,再检查一遍!”
剑,确实是凡剑。
《九华剑诀》的确是地地道道的《九华剑诀》,而且玉飞注意到,还只有人界篇的上半部。因此更确切地说,是再来半本!
看来,一切谜底全在白绢自我介绍里了。
玉飞摊开白绢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
看完,玉飞仰面就倒在地上,半天不愿起来。
起来之后。还是在山洞之外不远处,找了块风景秀丽又有泥土的地方,刨了个大坑,将尸体移了进去,慎重埋好。
并在旁边的巨石上,用自己的驴剑,刻下了老者的名字,然后才离开。
按照尸骨在白绢上的留字所说,他就是俗世华山剑派里的一位前辈隐士而已。白绢还详细介绍了他为何甘愿隐居山林,而且还介绍了这《九华剑诀》的由来。是他年轻游历江湖时偶得,并非他自己所创。
而玉飞之所以帮他入土为安,是觉得:
一来,既然自己占了人家洞穴,好歹还是为人家做点事;
二来,这位前辈虽是凡人,但却绝对是位高风亮节、豪放潇洒之人,这让玉飞大为敬重、钦佩!
有道是:英雄莫问出身,神仙来自凡尘!
……
而枯骨留下的三样东西,玉飞考虑再三,还是留下了。
那柄遗剑,完全是顺带着其他两样东西一同留下而已。更重要的,还是白娟和剑谱。
白绢之上除了他的生平简介,竟然还有华山剑法的修炼心得。
玉飞好歹在山上也偷看的华山弟子几个月练剑,对照其心得一看,竟然顿时就觉得受益匪浅。
所以玉飞决定,还是参考一番。
特别是那本剑谱。同样有枯骨的心得注解,但由于有书对照,就注解得更详细,更一目了然。
本来玉飞只是抱着聊甚于无的态度,拿来参考的。
因为以前,由于练剑都才刚起步,所以二师叔只叫他“先勤练着”,也就够了。但是现在,他好歹练《九华剑诀》有了三年,已经对这套剑法颇为熟悉了,也就确实需要有人指点迷津了。
因此,枯骨的注解终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但是,当玉飞对着注解认真地往下看,才发现,这具枯骨,生前绝对是一位剑法宗师。
因为,他注解的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同自己师祖一样的“大道至简”之气魄;而他的注解,也绝对超然剑谱本身,直指剑术大道。还旁征博引,穷绝人间剑术之精妙。
玉飞只看到头一页剑谱总注的最后一句:“料敌先机,无招胜有招。”,就再也放不下手了。
如此看来,老天给玉飞“再来半本”,终究还是起到作用了!玉飞的剑法,也因为有了这“再来半本”,而飞快地进步着。
当然,同时也遇到了新的难题。
以前在落凤山,所学不同,因此各练各的,少有参照,只是不乏切磋;如今在华山,所学都是剑法,虽能够参照,而且有了剑法宗师的释疑,却又不能切磋了。
不禁又让玉飞苦恼无比。
第86章 再来一捶
所幸,三层融为一体的空中火还在熟练阶段,暂时并不需要对练。也正因此,玉飞搬到山洞来住之后,除了勤奋重新研习剑谱之外,还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法术修炼上来了。
在第二年冰雪开始融化之时,玉飞的空中火,已经小有成就。
玉飞对使用精血修炼也有了心得,只用山上的荆棘刺破指头就好,断断续续地挤出血液,每天练上一个时辰都没问题。而且,玉飞经过练习、摸索还发现,通过精血来控制法术,最关键的地方有三处。
其一,灵火可以通过精血控制,随意从法术的任何形态爆发。这更强调了第二层形态控制的作用。
试想,如果第二层不熟练,法术出手就不由控制地变为火弹,那加入精血控制又有多大作用呢?反之,能将火弹形成的初始形态维持地越久,而且还能不损耗火弹的威力,那么留给操控法术的时间和空间就肯定要越多,优势就不言而喻了。
修炼到最高层次,法术无声无息达到目标要害,再才突然完全爆发,绝对是可以实现的。最不济,命中率绝对要再次提高。